北京:普惠小微贷款增速高出10多个百分点
2022-01-24 17:21:01 来源:北京日报 评论:0 点击:
引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北京地区金融机构积极向中小微企业送上及时雨。记者近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获悉,截至2021年1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4 8%,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6 9个百分点。 现象
引“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北京地区金融机构积极向中小微企业送上“及时雨”。记者近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获悉,截至2021年1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4.8%,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6.9个百分点。
现象级电影《长津湖》幕后,活跃着首都金融企业的身影。作为与该影片领衔出品公司博纳影业集团合作最为紧密的银行金融机构,北京银行先后发放了两笔共计2.4亿元的贷款资金,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我们愿意支持《长津湖》这样的电影。”北京银行业务人员说,鉴于影片的主旋律背景、企业专业能力和过往业绩,北京银行朝外支行在尽职调查时做出初步判断,并和分行业务、信贷部门充分沟通探讨,在前期已经审批发放1.4亿元专项信用贷款资金前提下,又追加1亿元的融资支持。博纳影业集团负责人连连称赞:“这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发出同样感慨的,还有一家从事无线通信模块业务的初创科技企业负责人。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和研发,企业急需贷款资金支持,但由于尚处于初创期,对资金规模和价格高度敏感。得知银行有“创业贷”产品后,企业第一时间联系了工行北京中关村支行。仅用三个工作日,支行即为其发放线上“创业贷”150万元,贷款年化利率低至2.35%。
各家金融机构助力实现创业不等“贷”,离不开北京地区对科创、文化、绿色、高精尖等领域超百亿元的精准支持。据统计,2021年11月末,北京地区人民币各项存贷款合计28.7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与经济增速相匹配;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同比下降7个基点;2021年北京金融业再向实体经济让利21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高精尖制造业、文化、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效能提速增效。2021年1月至11月,北京地区累计发放高新技术产业贷款5525.5亿元,有贷户数同比增长17.4%,惠企覆盖面进一步扩大。11月末,北京地区文化企业有贷户数同比增长14.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3.3%;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5%。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牵头北京“两区”建设33项创新政策,32项均已落地,助力打造首都改革开放新高地,多项首创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率先在京落地。
北京首批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有效降低企业和银行运营成本。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业务,便利跨国公司统筹调剂跨境资金,有力支持北京总部经济发展。中关村外债便利化政策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有力支持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某智能科技公司财务总监表示:“外债便利化对于我们这种处于初创期的AI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扶持政策,帮助我们降低了企业资本成本,助力我们大踏步进行研发和市场拓展。在申请便利化外债业务时,我们也深刻感觉到了流程非常便捷,大幅度减少了企业时间成本和准备材料的成本。”
北京还全面实施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提高外商投资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在北京全辖开展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场景试点,实现发票批量真实性审核,单笔业务可节省3至5个小时,大幅提升银行事后抽查效率。
北京还推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扩容升级,单笔业务办理时间压缩至10分钟以内,大幅提升企业资金结算效率,同时积极开展在华外籍人才个人外汇业务便利化试点和中资企业外派员工薪酬结汇试点,提升个人双向用汇便利化水平。
“以后办理业务时再也不用带着一沓材料过来了,真方便!”北京首位办理境外高端人才薪酬购汇便利化业务的外籍高管人员赞不绝口。据了解,此项政策可让外籍人才可免于逐次重复提交相关材料,业务办理时间缩短了60%。
此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对外承包工程类诚信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等多项全国领先的金融创新政策也先后在京落地见效,得到了银行、企业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