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提扩大新增贷款规模 重在提振实体需求
2022-03-12 11:36:12   来源:网易   评论:0 点击: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诸多目标中,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为近几年来首次明确提出,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在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总目标下,如何提振信贷需求以及分配信贷资源是摆在银行面前的现实问题。分析人士指出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诸多目标中,“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为近几年来首次明确提出,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在“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总目标下,如何提振信贷需求以及分配信贷资源是摆在银行面前的现实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货币政策基调延续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后续银行信贷将持续积极态势,实际贷款利率也将迎来下降空间。
 
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将更为积极,具体来看量价两个维度均会有所体现。从量的方面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新增贷款规模”,参考1 月金融数据,2022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元,较2021年同期多增4000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亦多增6400亿元。社融增速也在1月企稳回升,预计在扩信贷导向下,后续银行信贷投放仍将持续积极,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从价的方面来看,平安证券研报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未来要“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2022年1月,1年和5年期的LPR 实现双降,分别下降10BP和5BP至3.70%和4.60%,其中1年期连续第二个月下调,政策频繁释放稳增长信号,预计短期内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在信贷资源分配上,万联证券研究所认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新增贷款规模”,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预计此前市场预期的降准、降息和再贷款等政策仍有空间,节奏上取决于经济恢复的情况。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指出,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以及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工具牵引下,预计金融机构将加大对普惠小微、绿色发展、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信贷投放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两年监管层面出台多条举措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平安证券认为,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表明从结构性政策来看,普惠小微金融依然是金融机构的发力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继续加大对普惠小微金融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除了普惠金融领域外,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补充道,银行信贷资源可以继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零售业、绿色行业等领域的倾斜力度,增大对“两新一重”等国家重点支持项目的信贷投放。
 
在王运金看来,为实现上述目标,银行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拓宽吸收存款渠道,增加可贷资金,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信贷业务审批效率,提高对公业务便利化,完善流动性管理,提高存款的货币创造功能;二是利用好央行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多使用央行在高新技术产业、“三农”、普惠小微领域、碳减排等领域提供的低成本货币;三是开发新型信贷产品,适度放宽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业务审批要求及额度限制;四是在监管要求内,适度放宽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投放,支持居民正常的住房需求。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银行应从对公与零售业务两端发力,就具体行业而言,需要在支持新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补短板性产业方面以及促进大健康与大消费方面重点分配信贷资源。
 
提振信贷需求是重点
 
记者采访银行人士时了解到,信贷需求不足是当下展业的最大难点。某城商行人士透露:“企业贷款需求少,抵押贷款利率3.85%都找不到客户。”
 
王运金认为,当前银行信贷投放难点主要为信贷需求不足与银行流动性偏紧。他分析,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企业盈利及投资扩张能力;房地产等行业部分违约事件间接提升了银行信贷审批要求,当前情况下管控政策也暂时无法大幅放松;在国外复杂局势的影响下,企业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未来预期仍不明朗,投资扩张信心尚有不足。
 
对此,梁斯也告诉记者,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先后出现多轮疫情,且波及多个省份,叠加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等因素,对企业的生产计划和正常经营带来持续性影响,扰乱了企业对中长期信贷的需求,导致企业信贷需求偏弱。与之相对应,票据融资自2021年6月起出现连续多增,说明企业资金需求主要用于短期纾困,对未来经济预期偏弱。
 
“从1月份数据看,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但票据贴现也处于较高水平。说明企业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有所回暖,但仍然偏弱。未来需要采取政策增强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正面预期,持续提振信贷需求。”梁斯说。
 
从银行层面来看,分析人士指出,银行流动性偏紧亦是贷款不足的制约因素之一。
 
“银行存款增速持续低于贷款增速,银行信贷资金补充慢于信贷投放,流动性偏紧使得信贷扩张的支持能力受到一定限制。”王运金指出。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高级分析师张丽告诉记者,当前贷款投放难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国家对房地产等行业的融资限制,企业的整体信贷需求仍低迷;对不良贷款的考核以及处罚机制,使得银行在信贷资金投放上过于谨慎,甚至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惧贷”“惜贷”的思想;大型企业经营状况相对稳健、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其贷款需求不高并且受同业竞争压力大,而小微企业自身经营存在不确定性、需要贷款资金实现业务发展,但银行常常因为风险无法把握而没有选择授信。
 
在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看来,央行已经通过LPR改革疏通了从政策利率到贷款利率的有效传导,银行的贷款基本参考LPR定价,LPR在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上加减点形成,政策利率下行能够有效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MLF利率以及LPR下行之后实体企业的信贷需求便得到激发,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实体的力度也明显加大,这也在1月贷款数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预计未来几个月在银行贷款创造存款的三大约束持续缓解、LPR改革效能进一步发挥的过程中,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必将加强。”张旭分析。

相关热词搜索:贷款

上一篇: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快押贷”落地,小微企业融资不愁
下一篇:建行嘉兴分行:“嘉农贷”助力乡村振兴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