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金融潮起 平安银行打造专属信贷服务
2022-03-31 18:40:27 来源:南早网 评论:0 点击:
加强新市民客群的业务布局,正在成为各商业银行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拓展零售业务增长新驱动的重点之一。近来,如平安银行宅抵贷全国通等多款针对新市民客群的银行专属金融产品纷纷上线,各家商业银行正在
加强“新市民”客群的业务布局,正在成为各商业银行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拓展零售业务增长新驱动的重点之一。近来,如平安银行“宅抵贷全国通”等多款针对“新市民”客群的银行专属金融产品纷纷上线,各家商业银行正在加快“新市民”客群的产品创新步伐。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数以亿计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融入当地成为新市民,规模约达3亿人。平安银行相关业务人士表示,“新市民”具有数量大、成长性强、金融服务需求大等特点,是商业银行可以长期持续经营的重点战略性客群;创新产品服务模式,是解决客群金融服务痛点的关键,随着各地支持政策的相继落地,商业银行针对“新市民”客群的业务布局也在提速。
银行上线专属“新市民”贷
近来,不少针对“新市民”的专属金融信贷产品纷纷上线。平安银行也聚焦“新市民”客群需求痛点,推出“宅抵贷全国通”等系列贷款产品。平安银行零售贷款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像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有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创业人员、外来读书就业的新毕业生等“新市民”群体,他们在融入所在城市的过程中,对各种各样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平安银行多年来一直在服务“新市民”群体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此前还携手深圳宝安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面向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推出“宝安平安暖蜂卡”。
“宅抵贷全国通业务是平安银行在多年探索积累基础上,借助自身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优势推出的专门针对‘新市民’客群金融服务需求的一款专属产品。目前该业务是平安零售贷款最好体现服务新市民客群的业务,能让异地经商的客群,更方便地通过抵押老家房产获得融资支持”上述平安银行业务负责人如是表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于“新市民”客群的特殊性,“人房分离”的情况较为普遍,限于组织架构、风险把控等因素,传统商业银行难以实现为“人房分离”场景下的个人客户提供异地房产抵押贷款,使得该类客群难以从银行获取低成本融资支持。
“如能引入科技手段,精准切入新市民的痛点,提供对口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将能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上述平安银行业务负责人表示,与其他同类型产品相比,宅抵贷全国通产品锁定了“人房分离”场景,能够调度房产所在地和工作/经营所在地的两地客户经理,共同为一位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据上述平安银行业务负责人透露,这一业务模式的实现,得益于该行的科技优势和大数据支撑,有效解决了银行与新市民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构建全流程反欺诈和风控模型,为全国范围内异地房产抵押信贷提供了更精准的大数据风控支撑,不仅定位精准,而且审批流程方便快捷。”
据广州增城经营一家食品公司的何女士透露,新冠疫情期间因复工复产缺乏资金,何女士向当地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但因其房产位于东莞难以成行。“后来我通过平安宅抵贷全国通进行了线上贷款申请,很快就拿到了357万元的经营抵押贷款。操作流程简单很多,广州分行的客户经理完成一次贷前调查后将业务推荐至东莞分行,东莞分行客户经理进行二次贷前调查后,利用线上估值、远程勘察、在线签约、在线办押等手段,很快就完成了贷款发放,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便捷、灵活成为银行提升“新市民”信贷金融服务的重点方向。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金融需求上来看,新市民也有着很多鲜明的特点,以信贷为例,小额、短期的周转性需求极为普遍,相比额度和利率,他们更在意贷款的便捷性、灵活性等等。
平安银行方面表示,虽然“人房分离”,但时效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长,这也归功于银行的一些线上技术手段,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银行通过线上云评估,通过总行全盘、智能化的客户调度,能打破分行之间的信息壁垒,为客户实现通抵通贷,异地授信,且操作简单、审批周期很短,大大提高了客户的体验。”
数据显示,平安银行房抵贷全国通业务自2020年10月上线试点至2022年2月,平安宅抵贷“全国通”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32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3400户。
着力提升客群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机构加快“新市民”相关金融产品的布局步伐,是普惠金融持续发力的大势所趋,也是监管政策推动内在要求。
银保监会、人民银行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助力“新市民”在城镇更好安居创业,切实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知》明确,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目前约有三亿人。《通知》还指出,银行保险机构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金融服务,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上述平安银行业务负责人表示,新市民群体规模达到3亿以上,具有数量大、成长性强、金融服务需求大等特点,是商业银行可以长期持续经营的重点战略性客群。“为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平安银行将重点瞄准两类客群:一是新市民自身,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异地经商的小微企业主、异地工作的工薪阶层、投靠子女的老人等;二是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是稳住新市民的‘饭碗’,帮助新市民在城市‘站稳脚跟’的关键市场主体。”
如何降低“新市民”信贷融资成本,也是监管机构近来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3月25日在发布会上强调,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优化信用状况评估技术,降低“新市民”创业融资成本;加大对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上述平安银行业务负责人指出,我们借助科技手段,全部实现了线上操作,运用远程查勘、在线办押等手段降低客户时间成本,减免利息外的其他服务费、也降低了客户的其他隐性成本,助力客户融资更加省时省心又省钱。
近来,各地监管机构也在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提升“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水平。
各地方监管机构关注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加大新市民金融服务力度青岛银保监局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鼓励研发进城农民专属信贷产品和保险产品;青海银保监局也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引导银行保险机构“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陕西银保监局近日也组织30余家重点银行保险机构,深入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专题调研,指导银行保险机构结合新市民人群特点,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
随着各项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地,各商业银行针对“新市民”客群的金融扶持产品创新提速,除专属信贷产品外,不少银行也对原有产品服务进行升级迭代,以全面提升服务“新市民”客群的能力。如平安银行小微智贷星,接入聚焦新市民服务的信贷全产品体系,为创业者等广大个体户和小规模纳税人提供智能便捷的贷款服务,客户仅需在线上输入需求,即可自动匹配最适合的资金方案;平安智贷也为不少无房产抵押的“新市民”客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消费贷服务。
上述平安银行业务负责人进一步表示,通过不断完善产品矩阵和灵活的资金方案,银行能够跨越信息鸿沟,不断提升“新市民”客群的多元化金融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