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农商银行:构建“四贷”机制 助力本土经济
2022-08-30 20:17:24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评论:0 点击:
今年以来,江西泰和农商银行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建立金融服务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各项贷款余额88 09亿元,较年初增加10 69亿元,同比多增3 41亿元,彰显了本土金
今年以来,江西泰和农商银行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建立金融服务“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各项贷款余额88.09亿元,较年初增加10.69亿元,同比多增3.41亿元,彰显了本土金融“龙头银行”的使命担当。
健全内部机制,增强敢贷信心
该行完善信贷业务工作尽职免责实施细则,细化贷前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发放与支付管理、贷后管理四大方面的尽职要求,并简化尽职免责认定程序,开通免责申请人陈述和申辩通道,有力营造尽职免责的信贷文化。
同时,该行实行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精准扶贫贷款不良容忍度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含)以内,对新增小额类普惠型贷款出现不良按照1/3进行折算进行考核,有效增强基层员工敢贷信心。
此外,该行积极与江西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在不良率低于1.5%时,对10万-300万元符合其准入条件的贷款开展“见贷即担”“见保即贷”批量业务合作,为普惠贷款提供风险缓释。
强化正向激励,激发愿贷动力
该行始终坚持农商银行的根基始终在农村,发展的舞台始终在农村,将支农支小作为全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工作,通过进一步明晰战略定位,坚守战略定力,全面树牢“做大客户数、做小客户额”的经营理念,坚持走差异化竞争、“大零售”转型和提质增效发展之路,不断用客户体量的增长和业务结构的优化来撬动市场、拉动规模、带动效益。
同时,该行将增量增效作为员工绩效的重要指标,实行“考核上的三驾马车”,即实施以全年任务为考核目标的年度综合考评,以模拟利润为考核目标的绩效考核,和以人均存贷款、利润增量为考核目标的等级行管理,持续激发员工“愿贷”动力,实现员工“动能充足”和发展“增量增效”。
此外,该行将客户增量作为员工评价的核心指标,建立信贷客户新增授信、有效户数、存量提额“三维”量化机制,按照“6:2:2”实行百分制考核,并实行每旬通报、每月通报、每季约谈、年末淘汰,将结果与工资薪酬、岗位调整、职务晋升挂钩,倒逼基层加快扩面速度和提额进度。
增强对接渠道,夯实能贷基础
通过制定普惠金融三年行动计划,该行全面实施扩面提额增效工程时间表、任务图,百名综合经理在深入农区、街区、社区和园区“三区一园”全覆盖营销中沉下身、扑下身、扎下根,大力拓展“三农”、小微等长尾客户,全面提升信贷授信覆盖面。截至6月末,该行信贷客户5.35万户,较2021年初增加4915户;万元日均客户较2021年初净增4863户;授信覆盖面达到40.17%,较2021年初增加 3.68个百分点。
同时,该行积极实施银政、银企、外拓互动,积极联合当地工商联、建材协会、收粮大户、青企协会、女企业家协会、新联会等各类行业商会开展金融服务对接会,与广东、上海、北京、南昌等地的泰和商会联合开展普惠金融万里行活动,通过搭平台、访需求、展产品、听诉求、寻合作、促发展,快速精准响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该行联合当地政府联合推动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三级信用”评选。乡镇政府指定一名党政班子成员负责,并对评定对象给予农业产业项目、农业配套设施建设优先倾斜,农商银行派驻“金融助理”至村(社区),对评定对象给予贷款优先、额度倾斜、利率优惠政策,有效形成银政合力,促进农村地区信息、信用和信贷联动。
创新科技赋能,提升会贷水平
该行大力推动线上营销获客模式,开发员工电子名片,推广“扫码贷”“码上贷”服务,开展朋友圈“第五条”营销,创新视频、线上等远程服务方式,努力让信息多跑路、客户少跑路。另外,还持续加大“惠农易贷”“惠农网贷”“小微易贷”“个商E贷”“财园个商E贷”等线上信贷产品的推广,线上信贷产品累计发放1.55亿元。
同时,该行由“先产品后客户”的观念向“先客户后产品”的思路转变,结合本土实情、本地特色和产业群体,陆续推出“泰易贷”“泰惠贷”“英才贷”“乡村振兴贷”“退役军人贷”“社保贷”等普惠型信贷产品,不断对接满足了各类群体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此外,该行按村建立涵盖村简介、授信情况、客户信息、授信明细、优质客户明细及不良风险客户等内容在内的支农支小超链接操作表,积极探索打造一套集营销“空白点”、产品“需求点”和业务“发展点”在内的客户信息视图,为精准营销、综合营销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