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信科「智造贷」:制造业增长的“智造解法”
2023-01-06 14:40:07 来源:网易 评论:0 点击:
政策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1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落地,在已基本完成项目贷款签约基础上,要把工作重点转向专项再贷款发放和财政贴息拨付,督促用款单位加快设备购置和改造,同时引导
政策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1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落地,在已基本完成项目贷款签约基础上,要把工作重点转向专项再贷款发放和财政贴息拨付,督促用款单位加快设备购置和改造,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
聚焦实体经济,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升级发展
其实今年以来,央行及国务院常务会议等已多次提到增加对制造业企业发展的融资支持,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再到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尤其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事实上,国务院此前已作出部署,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领域开展设备更新改造。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同时,财政部门将为贷款主体贴息2.5%,今年第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此举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信心,进而增加了企业对于制造业产品设备的市场需求。
据了解,伴随今年政策支持持续向制造业倾斜,今年制造业贷款明显放量、前三季度突破4万亿元,占全口径企业贷款近3成。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延续了信贷资源向制造业领域倾斜的基调。
解决各类错配,提升制造业企业融资获得率和满足率
在制造业的融资结构中,中长期贷款是重中之重。但由于制造业的特殊性:重资产、重运营、资金占用大、周转率低,这决定了制造业企业对资金需求周期相对较长,违约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多数制造业企业在融资中存在着突出痛点:期限的错配、金额的错配、定价的错配、还款方式的错配、有无风险缓释的错配……
首先,从贷款期限来看,受传统信贷经营模式影响,目前多数银行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的贷款仍然以短期流动性贷款为主,而制造业企业更需要的是中长期贷款,期限的错配;其次,融资租赁作为目前企业设备融资的另一选择,但中长期贷款利率高,是微利的制造业企业几乎无法承受的,保证金、手续费更是中小微企业感到的融资贵。再者,银行的项目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往往更加关注大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大型项目融资,而中小企业的技改贷款则是被遗忘的角落,中小企业的技术革新、数字化工厂的改造的融资期限错配是一道难题。大小项目贷款一样的路径,还要获得诸多批文(如项目可研、环评、安评等),中小企业的项目贷款、中长期贷款在银行融资的路径上几乎相当于一条死路,但恰恰银行融资的利率却是所有间接融资渠道中最低的。
其实在《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第十七条中,也明确提出,推动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提升会贷水平,丰富中长期贷款产品供给,依托核心企业,优化对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便利小微企业融资。
因此,要想提升制造业企业融资获得率和满足率,金融机构就必须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发符合制造业企业发展阶段特点和需求的金融产品,“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做好制造业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就是回归信贷的本源。
微众信科认为,合理确定融资期限和贷款利率,解决各类错配,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差异化、综合化金融服务是关键。即运用大数据征信与智能风控赋能,获取和识别结构化数据,从中抽象出更准确的数据维度与客户画像,解决期限错配,还原固定资产融资的本源;设备的购买是场景,设备本身不是典押,企业的经营才是还款的来源。
金融服务制造业中长期融资增长的“智造解法”
「智造贷」智能风控方案为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提供了很好的“智造解法”。「智造贷」智能风控方案是专为金融机构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融资方案,即以大数据风险评分模型为主要依据,通过线上申请、自动审批的模式,对制造业企业发放的,用于满足企业设备升级改造和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资金需求的中长期贷款产品。
微众信科结合涉税经营数据和发票数据,根据制造业企业的经营表现特点构建风控策略:
第一,企业涉税经营和发票数据融合运用。以涉税数据为核心刻画制造业企业客户风险画像,通过发票数据,掌握企业生产情况,数据交叉验证,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
第二,融资和融物相结合。在深度刻画企业经营情况的前提下,通过企业提交的设备购入发票,评估企业设备价值,盘活企业现有设备,或为企业设备升级改造提供资金支持。
第三,运用两类风控精准识别风险。通过纯制造业样本分析,定制化开发量化模型及AHP专家评分卡,量化模型融合“税+票”数据,AHP使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数据测算制定,有效区分风险。
第四,动态监控赋能中长期贷后管理。自上而下主动式监控全部存量客户,实时掌握制造业企业生产情况,可视化风险自动预警,减少人工成本,精准识别风险,全面提升中长期贷后管理效率。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既是生态发展的需要,也是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制造业的重要地位,在新的征程上,金融机构如何充分发挥助推器的作用,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特征和融资需求,打造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体系,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制造业企业服务效率升级,将是各金融机构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