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需求回升 汽车消费贷瞄准长尾客群
2023-01-16 12:53:54 来源:中国经营报 评论:0 点击:
2023年以来,部分银行加大了对汽车消费贷款的营销,乡村居民及新市民这类长尾客群成为重点营销对象。 业内预计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汽车消费稳定增长也将迎来有力支撑。业内人士认为,基于此,2023年
2023年以来,部分银行加大了对汽车消费贷款的营销,乡村居民及新市民这类长尾客群成为重点营销对象。
业内预计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汽车消费稳定增长也将迎来有力支撑。业内人士认为,基于此,2023年汽车消费市场有望总体保持增长势头。
然而经过多年实践,银行在落地汽车消费金融过程中依然存在难点。如银行主要通过经销商授信评估给予客户授信,可能导致客户信用风险较高;部分银行在汽车金融消费领域通过高返佣的形式换取市场份额,银行资金的低成本优势被厂商的贴息政策部分抵消……面对这些问题,近期监管层对汽车金融的规范有所增强。
汽车销量稳步回升银行加码汽车消费贷
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未来金融渗透率还将不断提高。
为满足春节前后消费者的购车需求,银行纷纷加大了汽车消费贷的优惠力度。
2023年1月9日,陕西银联在微信公众号公布的优惠活动显示,通过中国建设银行的云闪付报名申请办理该行的“优车贷”购车分期业务,最高可以补贴7500元;再比如打着“新年买车快人一步”的标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加强了对邮储车贷的营销,且为了践行普惠金融,单笔贷款金额最低可达1万元。
近期,汽车销量正在稳步回升。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7月~11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7%,增速较上半年回升22.3%。2022年前11个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谈及2023年汽车消费领域的走势,1月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这为稳定增加汽车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
“汽车是我国经济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市场规模大、涉及的上下游产业链广泛,是国内经济稳增长、促消费的重要领域。2022年在疫情冲击、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阶段性供应不足等多重负面因素作用下,汽车行业面临了诸多困难。不过,此后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汽车消费政策提振了市场信心,对提升内需消费、稳定国内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东方金诚工商企业部高级分析师谷建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从业人员表示,汽车消费短期受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影响较大,汽车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带动上下游多个行业的发展,政策支持效力仍将持续,对其消费提升带来较大促进作用。
“居民收入水平是衡量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居民购买力正在迅速提升,但人均汽车保有量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未来需求空间较大。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降低,收入带动下的购车需求较有保障,对汽车销量形成重要支撑。”谷建伟预测称。
综合各种因素,预计2023年汽车消费金融市场有望总体保持增长势头。
惠誉博华金融机构部副总监王逸夫认为,一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另一方面,80后、90后对信贷消费模式接受度更高,金融渗透率在未来几年还将不断提高。
挖掘汽车消费市场蓝海乡村居民、新市民成发力点
针对客户需求的变化,汽车消费金融已经做出了调整。尤其针对汽车消费市场下沉这一现状,部分银行持续发力。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购车需求的增加,汽车金融业发展迅速,同时汽车消费群体日益多元。
谷建伟认为,从需求端的变化看,一是消费群体日渐年轻化,二是女性消费者占比有所提升,三是汽车消费市场不断下沉至三线及以下城市。“由于不同客户群体在消费习惯、金融产品偏好等方面有所差异,要求汽车消费金融产品的设计更加灵活,并更有针对性,例如在首付比例、贷款成本、还款付息方式上提供多种选择,更好地满足客户不同场景的各类需求。”
针对客户需求的变化,汽车消费金融已经做出了调整。尤其针对汽车消费市场下沉这一现状,部分银行持续发力。
如邮储银行瞄准了乡村群体和新市民群里,加强了车贷的营销;某农商行针对网约车司机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推出了“网约车购车贷,亦是该行推进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另外,上述股份制银行相关从业人员指出,如今有购车需求的客户对于金融产品的审批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银行需要依托数字科技等方式,通过人工智能助推自动化转型,推动电子化签约和线上审批、放贷流程,以提升放款时间。
在此方面,银行已经有所创新。如2022年邮储银行在陕西省成功落地全行首笔数字人民币汽车消费贷款放款及受托支付业务。个人客户在邮储银行合作机构的汽车销售平台选择购车方案后,可在邮储银行手机银行提交贷款申请,邮储银行线上审核通过后,贷款资金将以数字人民币的形式发放至客户个人钱包,并实时受托支付至合作方对公钱包,完成购车流程。据了解,与基于账户体系的传统车贷流程相比,客户从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贷款申请、贷款受托支付、还款所有环节全部在手机上在线自助完成,贷款流程更加便捷。
再比如,平安银行汽车金融的“车主贷”,打破客户必须到网点亲办的限制,实现了从申请到放款到结清全流程线上化的操作,借助掌上车贷、汽融助手、企业微信三大终端工具和“平安警E通”平台,实现了客户随时随地申请。
金融监管再度升级银行重塑汽车消费贷生态
银行具有规模较大的消费金融客户和理财存款客户,这些成为银行拓展汽车金融业务的扎实基本盘。
纵使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汽车消费行业前景一片大好,但目前银行落地汽车金融还存在诸多难点。
王逸夫告诉记者,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银行汽车贷款业务距离购车场景较远、获客渠道有限。“当前消费者购车的场景仍集中发生在线下,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更易触达贷款客户。经销商与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有着密切合作,汽车金融公司能够更直接面向消费者。”
“另外,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对申请人资质要求较高,且审批流程复杂,审批时效较长。”上述股份制银行相关从业人员补充道,目前银行依然缺少汽车行业专业人才,在车、渠道和交易过程中风险把控以及风险暴露后的处置方面的专业能力较弱。
“汽车消费金融成为众多银行向零售转型的增长点,以零售见长的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等是汽车消费金融的领头羊。银行具有规模较大的消费金融客户和理财存款客户,这些成为银行拓展汽车金融业务的扎实基本盘,如果银行通过交叉销售能力和领先的数据优势,有机会逐渐扩大汽车消费金融领域的市场份额。”王逸夫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监管层对汽车金融的规范也有所增强。
2022年12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金融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金融机构开展与购车相关的贷款业务时,应当严格执行《汽车贷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合规发放个人汽车贷款”“要加强贷款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审查”“金融机构开展附加产品融资业务应当具有真实交易材料,不得发放无真实交易背景的附加品融资贷款”“禁止对提车加价、担保费等费用提供贷款”“金融机构在与经销商开展汽车金融业务合作时,禁止将授信审查、合同签订等风险管理核心职能外包”。
“如今,银行不直接面对客户,通过经销商授信评估导致客户信用风险可能较高;且部分银行在汽车金融消费领域通过高返佣的形式换取市场份额,因此在展业过程中,银行资金的低成本优势被厂商的贴息政策部分抵消。而这些问题也是此次《通知》的着力点。”王逸夫认为,此前由于银行获客渠道有限,且资金低成本优势被主机厂贴息大幅抵消,部分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高佣金换取市场份额,《通知》落地后,通过高佣金获客的银行在汽车金融领域可能将受到一定限制。
上一篇:青海银行:改革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发展有深度
下一篇:马太效应凸显 小贷行业洗牌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