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洒下金融“春雨” 润泽“三农”沃土
2023-04-06 14:25:38 来源:闽东日报 评论:0 点击:
山海交融的闽东以物产丰饶著称。茶树枝头吐新芽,绿色田园果飘香;海上牧场鱼满舱……这片鸣奏着山海交响的土地承载着300多万闽东人民的腾飞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持续有效的金融服务
山海交融的闽东以物产丰饶著称。茶树枝头吐新芽,绿色田园果飘香;海上牧场鱼满舱……这片鸣奏着“山海交响”的土地承载着300多万闽东人民的腾飞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持续有效的金融服务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去年以来,宁德农信系统抓住宁德市获批创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有力契机,持续加大“三农”金融服务供给,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绿色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持续发力,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全面高质量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更好地总结推广金融支农新经验、新模式,宁德农信评选了5个在服务乡村振兴、践行普惠金融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农信系统从业人员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提高宁德农信经营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普惠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这其中既有信贷产品创新带动一方农户致富的鲜活案例;也有各方联动打造特色富民产业的动人故事;还有创建新模式大幅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先进经验,这些鲜活的案例为我市持续探索与实践普惠金融工作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典型一
“福茶·契约贷”唤醒农村“沉睡资产”
茶业是福安市农业主导产业。但长期以来,茶园能生金产银,却不能成为抵押物,因而难以获得传统的金融信贷支持。如何解决生产和经营所需要的资金支持,一直是茶企、茶农的心头大事。
为从机制上破茶企、茶农获得无抵押担保贷款的制约因素,唤醒农户“沉睡”资产,2021年,福安市农信联社推出的“福茶·契约贷”贷款产品得到持续推广。
“福茶·契约贷”针对茶农因生产经营、创业等产生资金短缺的问题,以财保替代人保,通过民间契约方式以自有或第三人(限于家庭成员或直系亲属)的茶园经济权益(包括茶园经营权或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生产要素作为抵押资产而向其发放的生产经营性贷款。这一创新替代了以往茶农之间互保的做法,降低了社会信用风险,使融资更加便捷。
为确保有效盘活农村生产要素,“福茶·契约贷”在推出过程中,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流程:一是“信用社+政府”联合摸排。对合作意向村(社区),由辖区信用社与村经社(社区)合作,对合作村(社区)所有意向生产要素进行登记造册(后续福安市农村生产要素平台上线后通过平台进行登记造册),造册内容包含村别(社区名称)、客户姓名、证件号及权益信息等。二是落实精准建档。经办网点对摸排表内的客户进行客户信息采集并逐户逐一建档。三是托管手续办理,对完成备案手续的,在出账前对抵押物进行入库保管。
茶园变“宝”,点绿成“金”。“福茶·契约贷”在社口镇坦洋村试点推广以来,至2022年末,累计发放福茶·契约贷1330户、金额8121.44万元,涉及茶园3633.2亩、厂房面积1300平方米。为茶园提供改造资金,丰富了农村生产要素融资的途径,唤醒了“沉睡”资产,解决茶农、茶企长期以来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
这一创新,加大了对农户的融资扶持力度,也改进了信贷服务的便捷性,降低了放贷门槛,扩大了放贷范围,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优化了辖内营商融资环境。
典型二
“渔排托管贷”让资产从“确权”实现“确值”
霞浦作为海洋水产养殖大县,拥有数量庞大的海上渔排资源。但这些渔排无法作为有效资产抵押品,遇到资金紧缺时难以变现,成为长期困扰渔民的难题。
霞浦县农信联社驻村金融助理实地调查
为充分盘活海上“沉睡资源”畅通农村经济内循环,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在各级监管部门、省联社等各级部门的指导下,霞浦县农信联社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创新推出“渔排托管贷”,率先采用“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以期实现农民资产从“确权”实现到“确值”的巨大转变,让多数农户摆脱了无抵押物、无担保人的窘境。
渔排托管贷采用“123”(一种理念、两种回归、三种加强)创新机制,引入“授托代管”理念。即养殖户将其持有的海上渔排质押给信用社,信用社授权委托村经合社代管,使信用社获得渔排的处置权,并在这一前提保障下向养殖户发放基于渔排市场价值一定比例的授信贷款。
一种理念,即在原有抵押及质押的基础上,新推“代管”这一理念,贷款发放网点与渔排所有人所在村的经合社签订协议,由村经合社负责渔排的现场管理。
两种回归本源,即在借款人申贷及渔排被代管的相关过程,均采用在所在村进行公开公示,回归“乡风民约”;代管资产为非标资产,同时也是海上养殖生产必备设施,回归“生产源头”。
三种加强,即加强渔排形态管理,村经合社对渔排进行现场管理,落实专人关注渔排的实时动态,及时向联社反馈渔排变动情况;加强渔排准入排查,镇政府等第三方单位提供渔排卫星地位图及相关渔排信息,并出具相关证明;加强贷款全流程管理,客户经理做好“渔排托管贷”的宣传、公示及渔排日常巡查等工作,按要求逐笔录入《农村资产授托代管贷款资产情况表》,同时强化客户经理培训,积极打造“懂行”客户经理。
该项新业务的推出,有效破解了类似渔排等非标资产权属证明难、抵押登记难、价值评估难、交易流通难、维护管理难等难题。
截至2022年12月末,霞浦县农信联社已发放“渔排托管贷”399笔,394户,贷款余额8164.90万元,累计发放820户,贷款金额1.90亿元。下一步,霞浦县农信联社将通过主动布局和延伸海洋产业链金融,从海洋捕捞、水产养殖、冷链物流、水产电商等环节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和健全蓝色金融服务体系,为生产、流通、销售环节不断注入金融活水,“贷”动蓝色海洋经济发展。
典型三
“福商·微码贷”助力小微企业“码上融资”
近年来,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是中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难题。为了打破这一藩篱,宁德农商银行结合收单产品,为广大市场主体量身定做了“福商·微码贷”,广泛支持批发零售、物流运输、住宿餐饮、文体旅游等领域,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金融动能。产品发布后,该行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对辖内市场主体主动摸排对接,确保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时享受产品优惠。
全面复工复产的号角吹响后,宁德辖区内商铺、工厂、企业纷纷活跃起来,阮女士所开的便利店就是其中一家。去年10月,来自中心城区大门山社区的阮女士在自家小区开了一家便利店。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她萌生了扩大经营范围的想法,但苦于资金不足。得知该情况后,宁德农商银行金融助理随即向她推荐了“福商·微码贷”。该款产品专门为有农商银行二维码的商家所打造,具有额度高、利率低、手续便捷等特点。在充分贷前调查后,不出一天,阮女士就获得了1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资金,我的小店可以进更多种类的货品了。”阮女士信心满满地说。
除中心城区外,“福商·微码贷”在乡镇也广受欢迎。蕉城区霍童镇的钱先生在2020年成立了福建省荼园茶叶有限公司,主营茶叶种植、加工、零售批发,经过几年的潜心经营,企业在当地积累了一定的市场基础。随着经济形势逐渐向好,企业订单量攀升,但扩大经营范围上还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在宁德农商银行金融助理的推荐下,该公司成功办理了20万元的“福商·微码贷”,及时为企业解决了资金需求。“还是农商银行的服务贴心,一个电话、半天时间就帮我办好了贷款,为你们的优质服务点赞!”钱先生夸赞道。
像这样的“金融及时雨”,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解决“资金之渴”的例子还有很多。截至2023年1月末,宁德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福商·微码贷”2549笔、金额54347万元。
典型四
“123”工作法滴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22年以来,为更好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古田县农信社出台了《“为民办实事 为企解难题”行动方案》,实施“123”工作法,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普惠金融工作实效。
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数据库,古田县农信社实施“123”现场走访机制,即由领导班子带头,每周至少外拓走访1个半天,部室下基层走访2个半天、基层网点走访3个半天的方式,对各乡镇内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走访,主动上门提供政策解读、产品介绍、意见征求等“1+N”服务,并建立走访台账,力求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2022年,古田农信社共完成1065家新农主体的调查走访,完善了新农主体基础数据库。
古田县农信联社金融助理走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同时,古田县农信社紧抓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省唯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系统试点单位的契机,结合前期开展“123”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搭建新农主体评级系统。并根据当地新农主体发展不成熟的特点,优化升级形成“关键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公司型成熟专业合作社”四大类信用评定标准,与新农主体从“不成熟成长到成熟”不同维度周期相匹配,助力新农主体全生命周期成长。至2022年12月末,古田县农信联社共发放新农主体贷款4.31亿元。
下阶段,古田县农信社将始终践行初心使命,肩扛责任担当,根植“三农”,持续推进“123”走访问需工作,不断优化升级服务能力,让金融政策更好地滴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古田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典型五
“福海渔保贷”为渔民利益加上“安全锁”
福鼎拥有432.7公里海岸线、1.4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海洋”已成为福鼎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强市”也是福鼎“十四五”三大发展战略布局之一。
但是,众所周知,海洋渔业常常面临着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也因其高投入、抗风险弱等先天缺陷和养殖户参保率低、行业信息壁垒等客观因素,一直存在融资难题,这也成为制约着当地海洋渔业发展的瓶颈。
福鼎市农信联社开展福海渔保贷宣传
为进一步为政府分忧、为渔民解难,福鼎市联社与省渔业互保协会、市海洋与渔业局在福鼎佳阳海上渔排党支部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深化政银保合作,协议创新推出“福海渔保贷”,打造“政策+信贷+保险”新型服务模式。该模式是福鼎市联社坚持聚焦“四大经济”,主动融入海洋经济,持续加大对海洋与渔业产业链信贷投放的又一特色化、品牌化的信贷产品。
该模式由互保协会提供优惠的参保政策,为福鼎市养殖户的海上渔排提供保险保障,福鼎市联社依据省协会开具的保单保障额度为养殖户提供渔排抵押贷款,并为养殖户统一缴交除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以外的保费。随着这一创新模式的推出,养殖户获得了银行贷款和风险保障,解决养殖过程中的资金压力;福鼎市联社拓展了贷款业务,同时有保险保单兜底降低了贷款风险;省渔业互保协会进一步扩大了政策性海上渔排财产保险的覆盖面,为更多的养殖户提供了风险保障;政府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养殖户分散风险,维护渔区的安定稳定,推动了渔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了政府、养殖户、银行和保险四赢局面。
“为了预防强台风对渔排造成损失,渔排财产保险我已经保了两三年,信用社的福海渔保贷办贷还送保险,很划算,让我们养殖户更有信心和希望了。”当养殖户老林获知这一新信贷产品的政策时,喜不自禁地说。
至2022年末,福鼎市联社共计发放“福海渔保贷”135户、金额11810万元,推动469口深水大网箱投保,为客户代缴保费141.74万元。下一步,福鼎市联社将继续探索海洋金融业务,创新推出海洋金融产品和服务,谱写“耕海牧渔”新篇章,奏响“蓝色牧场”协奏曲。
上一篇:周小川:多维度审视消费信贷的模式
下一篇:湖南农信系统为春耕备耕施足金融“底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