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按下加速键“贷”动山西绿色低碳转型
2023-08-23 15:48:40 来源:太原日报 评论:0 点击:
为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持续深化能源革命,今年以来,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的山西推动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坚持清洁高效、绿色低碳方针,聚焦2025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发电量占比达到30%的目标要求,...
为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持续深化能源革命,今年以来,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的山西推动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坚持“清洁高效、绿色低碳”方针,聚焦2025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发电量占比达到30%的目标要求,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和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不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提升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在山西为全国能源革命探路领跑的过程中,金融业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助推作用。随着全省“双碳”工作的推进,各大金融机构争相竞逐绿色金融赛道,山西的绿色金融亦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驶入发展快车道。
支持绿色发展
助力传统能源领域
“双碳”目标下,能源产业已成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对于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高碳特征突出的山西,能源产业的绿色转型则成为重中之重。
“没有山西煤炭开采的绿色发展,山西的生态安全和绿色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不可能实现。我们认为如果不大力支持山西煤炭开采业的绿色发展,就是不支持山西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就是失职。”国开行山西省分行客户二处处长张文静介绍了该行党委对于“双碳”战略的理解。
“‘双碳’战略提出以来,一段时间内存在简单的‘去煤化’等片面观点,煤炭、火电等均被纳入管控,金融支持政策也曾出现偏差。”张文静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该行党委在全面完整准确理解“双碳”战略并深入研究后认为,“双碳”战略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山西,除运城市外,煤炭开采业几乎遍全省各市,煤炭在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山西作为能源大省,在全国能源安全战略中有着特殊地位,这从2021年以来国内煤炭电力市场对山西的保供需求可见一斑。因此,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国开行山西省分行,有责任支持山西煤炭领域的绿色发展。
在张文静看来,煤炭领域的绿色发展应包括煤炭生产端的绿色开采,以及煤炭利用端的节能降碳这两部分,只有“两端”同时发力,才能既保障能源安全,又实现绿色发展,推动“双碳”战略逐步落地。国开行山西省分行对山西能源产业的支持思路,同样基于上述两部分——提升传统能源煤炭行业的高效绿色化水平,同时加大新能源支持力度。
为了更高效地支持山西的煤炭领域绿色发展,国开行山西省分行进行规模倾斜,对符合政策的项目,给予最大程度规模保障。来自该行的数据显示,近年来,该行累计向全省内国有重点能源企业承诺中长期项目贷款约468亿元,主要用于新建煤矿先进产能、企业安全改造升级、高效火电机组及三改联动新能源等领域项目建设,且后续仍有抽水蓄能、综合能源基地等重大项目待开发。今年以来该行发放的中长期项目贷款中,90%以上是煤炭类贷款,而这些煤炭类贷款基本都投向了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另外,截至今年7月末,该行累计上报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贷款发放128亿元,已累计上报碳减排专项贷款发放近7亿元。
在规模倾斜之外,该行同时进行利率倾斜,将人行给予的利率优惠,全部让利于实体经济,引导金融机构降低执行利率,减少企业财务费用。另外,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第一时间授信并投放,帮助企业尽早实现投产。
借力政策工具
助推清洁能源产业
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电网的稳定器、调节器、平衡器,在“双碳”背景下,抽水蓄能电站对于促进新能源消纳、维护电网安全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助力国内碳达峰、碳中和及绿色低碳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由建行山西省分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山西大同浑源抽水蓄能项目,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工建设的。这一项目由央企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装机容量1500兆瓦,是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亦是山西省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项目。今年3月,该项目已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根据相关测算,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使山西电网节约标煤13.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14万吨、二氧化硫0.61万吨,同时,可优化电网电源结构,改善电网运行条件,全面提升山西电网的调峰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
2021年11月,央行创设推出结构性政策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据山西晚报记者了解,这种政策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大领域,符合国内当前碳减排行业发展和金融支持的实际情况。
不同于其他贷款模式,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模式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同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期限1年,可展期2次,政策执行期限为2024年末。为消除“双碳”信贷中的弄虚作假行为,金融机构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时,需提供碳减排项目相关贷款的碳减排数据,并承诺对公众披露相关信息,通过多层次信息披露、监督和核验机制,保障减排效果的实现。
据建行山西省分行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郭嘉栋介绍,至今,大同浑源抽水蓄能项目已在建行山西省分行获批碳减排支持工具4.49亿元,可带动二氧化碳年度减排1.33万吨。除此之外,建行山西省分行为该项目批复固定资产贷款24亿元,已投放5.09亿元,贷款执行利率仅为2.63%,成为支持该项目市场份额最大的商业银行。
如今,建行山西省分行通过配置专项额度、加大让利力度等持续推动碳减排业务扩面上量。同时,对省内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符合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项目开展绿色通道,“优先准入、优先评估、优先审批”,确保项目申报质效,加快投放速度。截至目前,该行已为49个项目投放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249笔,实现贷款投放57.14亿元,带动碳减排量136.31万吨。在此过程中,该行亦主动减费让利,目前,全行碳减排贷款平均利率为3.27%,今年以来,新发放的碳减排贷款平均利率仅为2.83%。
“借助这一政策工具,我们主动调整信贷结构,这也有助于进一步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推进。”郭嘉栋介绍。
碳账户+碳征信
为气候投融资探先机
今年7月初,山西首份企业碳信用报告正式出炉并投入使用。
此前的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发布《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共23个城市及地区入选,山西有两市——太原市和长治市入选此次试点名单。上述碳信用报告正是在作为气候投融资试点之一的长治市诞生。
为助力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人民银行长治市分行依托企业碳账户监测试点,在不断完善碳账户数据采集系统,提升数据质量的前提下,探索推进“碳账户+”工作模式。
今年,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指导山西省级地方征信平台——“信通三晋”与人民银行长治市分行协作,依托企业“碳账户”信息,推出了企业碳信用报告,并以长治市作为“碳征信”应用试点,为金融机构投放绿色信贷提供数据支撑。企业碳信用报告承载了企业概况、企业碳排放情况等多方面内容,形成碳排放主体的精准画像,其中,通过测算企业碳排放评分,为其进行四色贴标,给予金融机构不同的信贷建议,对于绿色评价较好的企业予以信贷倾斜,充分发挥碳账户数据挖掘碳信用、碳信用赋能企业融资的作用。
工行长治分行参考该报告,在短时间内为长治市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企业山西京璐新能源有限公司发放了1000余万元信用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此举开启了山西“碳征信”体系建设和应用的“首单”。
“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落实国际减排承诺的重要政策工具,而其中的关键,是建立碳排放的信息共享平台,也就是‘碳征信’的支撑。”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征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认为。
相关人士认为,此次以长治市作为“碳征信”应用试点,通过对企业“碳账户”信息的采集,推出企业碳信用报告,为金融机构投放绿色信贷提供数据支撑,正是山西通过金融手段助力“双碳”的有益尝试。通过在“碳征信”方面的尝试,让山西在推动“双碳”战略目标中有一个抓手,可以真正展示企业用碳足迹,实现企业碳排放可追溯。
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征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山西省级地方征信平台将持续强化企业碳信用报告在气候投融资项目及其他绿色金融场景的运用,赋能绿色金融发展,促进降碳与惠企同步见效,助力金融机构为山西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
多方持续发力
深化绿色领域布局
事实上,针对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金融支持,从监管部门到金融机构,山西一直都在发力。除了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引导撬动作用,也在不断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此前,山西11个厅局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全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导意见》,强化部门联动和产融对接,指导金融机构聚焦煤炭煤电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清洁能源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按季开展地方法人银行绿色金融评价,细化完善评估标准,强化评估结果运用,引导其在信贷规模、资金价格等方面向绿色领域倾斜。
同时,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联合山西省能源局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政银企融资对接机制,指导金融机构以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契机,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加大对相关领域的优惠利率贷款投放,助力山西能源产业绿色转型。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4485.3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2197.8亿元,同比增长40.6%。全省金融机构共发放碳减排领域贷款260亿元,重点支持了184家企业在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的286个项目建设,带动年度碳减排量超615万吨;共发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贷款262.2亿元,惠及企业58家。
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累计支持全省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88.8亿元。推动金融机构创新落地多项全国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类业务,如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权融资计划5亿元、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能源保供”债权融资计划10亿元、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3亿元等,精准支持能源产业绿色转型。
不过,在支持山西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也遇到一些困惑。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金融行业人士均认为,如今,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市场下行的预期,正在影响相关企业的投资意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和信贷资金的投放。除此之外,企业的融资意识和合规意识仍有待培育和增强。
“当前的顶层制度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例如,化工是山西的优势行业,同时也是当前急需进行改造的行业,但受制于‘两高’管控影响,该行业的金融支持存在缺位。同时,受限于各项条件,新能源等重大项目的落地仍显不足。”一位银行业人士认为。
相关热词搜索:贷款
上一篇:“石斑鱼贷”在海南成功落地 助力渔业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