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要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上下功夫
2023-11-10 09:30:00   来源:中新经纬   评论:0 点击:

当前,中国已经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普惠金融工作需要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实现高质量发展。8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中...
“当前,中国已经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普惠金融工作需要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实现高质量发展。”8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中国银行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
邢炜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研究统计,中国金融包容性获得显著增强,普惠金融服务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部分指标已居于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前列。
普惠金融发展如何再上新台阶?邢炜称,在守正创新基础上,应以新时代、新战略、新起点为视角,着眼于构建商业可持续、成本可负担、风险可管控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关注市场主体的金融健康,贯彻负责任金融理念。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随着金融健康纳入普惠金融政策体系,银行机构应着手加强金融健康能力建设,有效提升市场主体的财务韧性,帮助客户客群提升收支管理、风险应对和保障,以及财务规划等方面的能力,降低因相关群体金融不健康所产生的潜在金融风险,实现银行机构自身稳健经营。另一方面,应秉持负责任金融服务理念,逐步把金融健康的理念要求融入银行机构的业务管理各环节,通过细分客群不同特点、风险管理和现实需求,提供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是更加注重资源配置效率,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要有序竞合、错位竞争。要提升普惠金融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精准配置能力,助力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要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上下功夫,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在服务方式上要逐步实现从以提供融资服务为主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转型提升。要深化运用科技手段,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偏远地区和无贷户群体金融服务覆盖面,打造健康良性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
三是增强与实体经济适配性,促进与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有机融合。聚焦当下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主动适应新兴业态、转型升级等金融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新市民、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金融可得性、精准度和满意度,稳步提升县域地区存贷比至合理水平。其次,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科创金融专营服务模式,加大对专精特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的支持,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发展生态圈。要拓宽涉农主体融资抵质押物范围,进一步推广知识产权、生物活体、林权等动产和权利抵质押融资模式,充分盘活农村生产要素。要增强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在重点服务领域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探索开发符合小微客群经营特点的绿色金融产品,为小微企业、农业企业、农户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等生产经营方式的绿色转型提供定制化金融支持。
邢炜指出,下一步,银行业协会将发挥好自律维权协调服务职责,持续加强组织引导,进一步搭建好政府、监管部门以及会员单位之间高效顺畅的交流合作平台,科学引导会员单位实现市场公平竞争、业务有序扩张和服务差异化发展,营造会员单位间共商共建共享的良好合作氛围,促进寻求普惠金融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最大公约数。

相关热词搜索:普惠金融 信贷 贷款

上一篇:衡水银行“救灾应急贷”助力饶阳受灾农户渡过难关
下一篇:最后一页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