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成收罚单“大户”,新规之下“王牌”消费贷业务面临调整
2020-12-01 15:59:05 来源:中访网财经 评论:0 点击:
被誉为城商行消费贷之王的上海银行,为何年内连收多张大额罚单?近日,上海银行在一天之内接到了上海银保监局的5张罚单,罚没原因分别为:绩效考评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未按规定延期支付2017年度绩效薪酬、
被誉为城商行“消费贷之王”的上海银行,为何年内连收多张大额罚单?
近日,上海银行在一天之内接到了上海银保监局的5张罚单,罚没原因分别为:绩效考评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未按规定延期支付2017年度绩效薪酬、员工私售理财产品等行为,合计罚没18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名直接责任人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而这并不是上海银行今年第一次被罚了,该行曾在今年8月份接到过监管一张1652万元的巨额罚单。
上海银行除了连续遭受罚款的重击,而且其王牌业务——个人消费贷业务也因为政策的变化遭受了打击。
一天内连接5张罚单,内控管理亟需提升
据银保监会官网11月25日消息,上海银保监局对上海银行及其分支行和直接责任人连开五张罚单,罚没金额合计为180万元。
其中,上海银行因在2014年至2018年间,绩效考评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以及2018年未按规定延期支付2017年度绩效薪酬,被上海银保监局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共计80万元。
上海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因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间,该分行下属支行某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上海银保监局责令改正,并处罚款50万元。
上海银行浦三路支行因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间,该支行某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上海银保监局责令改正,并处罚款50万元。
与此同时,池惠萍对上海银行浦三路支行某员工私售理财产品、该支行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负有直接管理责任,被处以警告。陆游对上海银行浦三路支行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负有直接责任,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
理财业务一向是银行罚单的“重灾区”。此次上海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的行为,业内称之为“飞单”,这一直是监管部门重点严惩的对象。此前,建行、工行和平安银行都曾因此类原因受过罚。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上海银行今年第一次被罚了。三个月前,该行还接到了来自银保监会的一张大额罚单。
8月14日,上海银保监局对上海银行在2014年至2019年存在的23项违法违规行为作出处罚,合计罚没约1652.16万元。其中被没收违法所得27.16万元,被罚款1625万元。
上海银行2016年11月在主板上市,截至目前,按总资产、收入、净利润排序,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银行。这样一家综合实力强悍的城商行一年之内接到多张大额罚单,这也说明其亟需提升内控管理水平。
不良规模达30亿,消费贷业务面临调整
联合贷款业务是两家或多家银行经过商谈后一起对某项目或企业提供贷款,分别承担贷款金额,即能组成联合贷款。该业务曾在城商行中兴起一时,以蚂蚁集团的借呗为代表的联合贷款成为各大城商行的“座上宾”。
早些年,上海银行与蚂蚁集团、京东数科等均合作开展联合贷款后,个人消费贷由此迎来了一段时间的爆发式增长,2018年上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同比增幅高达127%,该行也依靠联合贷款业务迅速扩大资产规模。
2015年,上海银行与微众银行合作推出联合贷款,这是该行首次推出联合贷款业务。到了2017年,与上海银行合作推出联合贷款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分别有蚂蚁集团、京东数科和唯品金融等。
自2017年起,上海银行开始在年报中披露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017年-2020年上半年,上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693亿元、1575亿元、1751亿元、1611亿元。
在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急速增长的同时,个人消费贷产生的不良贷款规模也从2018年末的8亿,增加到2019年的20亿,截至2020年上半年,上海银行的消费贷不良贷款规模已超过30亿。
2018年,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贷款率仅为0.51%,而到了2019年,这一指标已升至1.89%。
得益于该项业务的高速发展,上海银行的规模在2014年-2016年内高速发展,总资产从1.2万亿元增至1.76万亿元,三年时间总资产增长5600亿元。到了2020年第三季度末,上海银行的总资产已增加至2.44万亿元,成为第2家总资产跨过2万亿元的城商行。
或许是联合贷款的扩张势头引起了监管的注意。今年7月,央行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调查对象为各法人银行机构。在调查里,银行需要填列的指标主要是一定时间段内银行的消费贷余额、利率、不良率等。
此外,今年11月2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小贷新规,梳理和明确了网络小贷监管规则和经营规则,对网贷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单户上限、信息披露、联合贷款出资比例等问题作出详细规范。
小贷新规颁布后,表面上受影响的是蚂蚁集团等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其实这也会对银行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上海银行作为联合贷款“受益人”,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之王,相关业务也面临着调整。
三季报差强人意,新行长任职获批
上海银行1996年1月成立,2016年11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注册资本142.07亿元。该行的第一大股东为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4.68%。
此外,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超5.00%,分别为8.30%、6.54%、5.58%。近期上海银行交出了一份并不能让股东们满意的三季报。
2020年1-9月,上海银行实现营收375.36亿元,同比略降0.91%;实现净利润150.52亿元,同比下降7.99%。上海银行表示,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加强风险形势应对,主动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计提金额同比增长19.84%。
从收入结构来看,前三季度上海银行利息净收入为260.95亿元,同比增长18.5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53.21亿元,同比增长7.32%。其他收入合计同比减少47.83亿元。
总体来看,上海银行利润增下行压力加大,前三季度累计利润增速为-8%,增速比中报下降12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因该行高达145.94亿元的巨额信用减值拖累净利润至负增长。
截至2020年9月末,上海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2%,较2019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328.07%,较2019年末下降9.15个百分点,该行的资产质量已经连续两年下降。
上海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呈下降的趋势。截至2020年9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17%、10.71%、9.53%,分别较2019年末下降0.13、0.21、0.67个百分点。
不过该行有200亿元可转债待证监会核准,发行转股后将有效夯实核心一级资本。此外10月24日,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称,上海银保监局已核准朱健行长、副董事长、董事的任职资格。
据悉,原行长胡友联已于2020年8月31日辞任,不知新行长朱健是否能为上海银行带来新的生机,《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上一篇:中国银行·税易贷:无抵押无担保 随借随还
下一篇:最新!微众银行微业贷暂停渠道进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