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消费贷都去哪儿了?
2021-02-24 14:38:33   来源:腾讯网   评论:0 点击:

近期,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开始严查消费贷、经营贷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的行为。比如,北京银保监局发布通知,要求银行重点排查是否存在由于授信审批不审慎、受托支付管理不到位、贷后管理不尽职等情形导致消费
近期,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开始严查消费贷、经营贷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的行为。
 
比如,北京银保监局发布通知,要求银行重点排查是否存在由于授信审批不审慎、受托支付管理不到位、贷后管理不尽职等情形导致消费贷、经营贷资金被违规用于支付购房款等问题;
 
上海银保监局也发布文件称,要切实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管理,高度重视信贷资金用途管控,强化用途警示;禁止发放无用途、虚假用途、用途存疑的贷款;防止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等信贷资金违规挪用于房地产领域。
 
尽管消费贷流入房地产、股市是不争的事实,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案例。有极端观点甚至认为,银行消费贷基本都流向了房地产、股市这两个方向。但是,究竟有多少规模、比例的消费贷进入了楼市、股市,却无从知晓。这不仅是消费贷的“黑匣子”,也是楼市、股市的“黑匣子”。
 
同时,各家银行为此收到的罚单也不绝如缕。比如,2021年2月5日,中国银保监官网更新一条行政处罚,某银行延边州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审慎、个人贷款资金被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等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款25万元。同日,某银行抚州市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流入股市被罚款25万元。
 
对于消费贷究竟都流向了哪里,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的个人消费贷ABS说明书,公布了具体的消费贷用途,为外界窥探消费贷流向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
 
说明:以下数据都来自消费贷ABS发行说明书,数据仅供参考,即便部分消费贷进入了楼市、股市,依然还会有不小比例的消费贷,流入了房地产、股市以外的领域,即真实用于消费。这才是消费贷的真正意义。
 
以下是近年来6份消费贷ABS说明书揭示的用途:
 
1、杭州银行杭银幸福2021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ABS
 
第一大消费贷用途是家庭装修,占比48%,接近50%;
 
其次,购买汽车等生活用品20%;特定用途的耐用消费品18%;
 
教育培训9%;其他还有境内外旅游、出国留学,以及购买古玩、字画、玉器等奢侈品。
 
2、杭州银行幸福2020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ABS
 
杭州银行2020年发行的一期消费贷ABS显示,家庭装修35%;
 
特定用途大额消费品35%;
 
购买汽车等18%。
 
3、广发银行臻鑫2019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ABS
 
与杭州银行不同,广发银行消费贷第一大用途为购物消费,占比85%;
 
旅游也超过5%,不过装修仅占2%。
 
4、捷信消费金融捷赢2021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ABS
 
 
与银行不同,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贷用途非常详细。
 
上述捷信消费贷ABS显示,家庭装修用途占50%;
 
家用电器、日用品各10%;
 
其他类型的用途比较分散。
 
5、兴业消费金融兴晴2019 年第二期个人消费贷ABS
 
家庭装修58%;
 
日常消费33%。
 
6、湖北消费金融楚赢2020年第二期个人消费贷ABS
 
与前两家消费金融公司不同,湖北消费金融的消费贷ABS用途中,装修类占到了94%。
 
通过上述ABS说明书和其他公开资料不难发现,消费贷呈现如下特征:
 
家庭装修基本是消费贷第一大公开流向,一些大行装修贷不仅审核严,还指定了商户;
 
消费贷户均余额基本在9.9万~13万之间,也就是10万上下。消费贷的金额较低,不像经营贷动辄上百万那么凶猛;
 
消费贷ABS占比并不高。据企业预警通统计,当前全市场存续的消费贷ABS有144只,目前总余额1833亿元,占当期ABS总规模比重4.56%。
 
而关于消费贷用途,银行仅表示抽样合格,比如某银行ABS说明书表示,根据提供的资料(包括借款用途的申明等)及律师适当核查,抽样资产用途为购车、家庭装修等消费,未用于购房、投资等非消费领域。
 
一些银行也要求用户上传消费证明、合同等,每一笔抽样贷款项下涉及借款用途证明文件包括了装修合同、采购清单或相应的费用支付凭证等,不过严格执行的并不多。
 
总得来看,消费贷的资金用途监控较为困难,加上纯线上的互联网消费贷贷款越来越普遍,一旦涉及跨行转账就很难追踪,相对来说没有信用卡分期那么容易监控。
 
在利益的驱使下,还是会有机构不顾一切去做大消费贷。华西证券2019年底一份研究显示,消费贷资产池加权平均收益率主要分布在6.07%-22.69%之间,均值为14.80%。其中,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池收益率水平整体较商业银行高,主要分布在11.72%-22.69%之间,均值为19.26%。商业银行资产池收益率处于6.07%-12.65%之间,均值为7.89%。
 
不难发现,消费贷的收益普遍要比房贷利率高不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监管防止消费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高压下,仍然有不少银行我行我素。
 
这也印证了我们在此前文中提到的,如果复盘最近5年的各家银行的消费贷数据,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
 
几乎所有全国性银行都抑制不住做大消费贷规模的冲动,然而多数也躲不开规模膨胀后不良率高企的惩罚,然后又进入规模压缩期。高利润率的消费贷,吸引了无数银行投入,不过对银行的考验也不小。
 
消费贷,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相关热词搜索:银行 消费贷 贷款

上一篇:广东两家网络小贷公司获批发行ABS,规模最高为30亿
下一篇:新规之下,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走向何方?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