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1-03-11 11:01:08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评论:0 点击:
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今年一号文件在谈及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时着重强调了金融支持的重
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今年一号文件在谈及“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时着重强调了“金融支持”的重要作用。早在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就提出“加大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力度,健全适合其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2019年1月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促进农村金融资源回流”。
就实现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而言,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和农民生活所汇聚的蓝海将为数字普惠金融提供更为丰富和立体的需求与应用场景;数字普惠金融借助创新的力量,降低服务成本、扩大服务范围,可以大大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成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落地和实施的重要推手。纵观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大目标,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出发和落脚点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五大目标展开。
一、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模式创新满足乡村产业兴旺的金融需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兴旺要求产业必须有一定规模,如果生产规模太小、产值太少、经营分散,就很难说是真正的产业兴旺;要求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除了种植或养殖, 还需要将产业链条延长,把加工和服务业加进来;要求有良好、稳定、可持续的市场需求,如果市场需求不稳定, 规模越大的产业赔钱越多,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也越惨重;要求必须让农民受益,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的生活, 这是产业兴旺的归属和目的。而产业规模扩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市场需求拓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传统的农村金融对产业兴旺发展的支持有限,急需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开展农村金融创新以满足产业兴旺的金融需求,数字普惠金融就是重要的创新模式。一是通过线上开发“闪贷”“e贷”“随心贷”等产品,切实从“足额、便捷、便宜”全方位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二是简化信息采集,实行无感授信,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建立可授信人员清单,保证精准授信,农户全程不需要复杂的流程就可获得数十万元的授信额度,灵活开展“应需增信”工作,满足农户融资需求;三是积极推广“金融+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交易市场+家庭农场”等链式服务,创新推出“N村+银行”“村+公司+银行”等融资模式,真正改善农村金融薄弱方面,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满足农村产业规模扩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市场需求拓展的金融需求,促进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
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推行绿色金融理念实现乡村生态宜居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高效运行,还必须重视现代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要坚定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方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用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利用绿色科技不断发展生态农业,使农业发展呈现出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安全可靠、生态系统稳定的发展新格局,使农村在产业兴旺的同时实现生态宜居。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生态宜居的路径主要是将有关金融的经营活动与环境的保护以及污染的治理有机结合在一起,优化生态农业的金融服务环境来实现的。一是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为环保型农业项目和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项目提供融资;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政府授权,明确支持绿色生态项目的融资方向,提升生态农业贷款获得率和信贷覆盖率,实现乡村生态宜居。
三、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多元金融服务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
当代农民的生活富裕呈现出福祉多元化特征:不仅体现为收入提升的直接福祉,还体现为包括教育、医疗、出行、治安等公共物品供给带来的间接福祉,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表现为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数字普惠金融将填平原先单一线下金融服务所形成的城乡金融鸿沟,极大地拓展金融服务的空间可及度,精准聚焦于村、镇、农户等“金融洼地”,通过虚拟网点、远程银行等为其提供包括支付、信贷、保险、理财等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依据地区特征将大数据应用于普惠金融向农户福祉的传导路径关键环节,通过众筹、农村股权、合作担保、等金融工具创新,使民间投融资向养老、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方面倾斜,提高普惠金融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促进作用,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充分享受教育、养老、交通等民生改善和生活便利所带来的幸福感。
四、数字普惠金融通过诚信教育夯实信用基础促进乡风文明
金融机构通过积极开展农户普惠金融宣传工作、建立回访机制,以此确保农户及时掌握授信信息,并以农村群众活动中心或文化交流中心为阵地,以进村到户办理业务、现场进行宣传、进行文艺演出等方式向广大农户普及金融基础性知识,在数字普惠金融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同时,引导农户的诚信守约意识,营造质朴文明的乡村风貌。
五、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加强数据融合促进乡村治理有效
乡村治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政治、文化、经济因素,还要关注教育、民俗、生活方式与心理和情感等诸多方面。建立在金融科技基础上的数字普惠金融将不断扩大农村地区征信系统覆盖范围,搭建包括个人基础信息、借贷信息、信用卡信息、社交数据、电商数据等在内的用户多样化、立体化信息数据库,充分实现信用数据资源共享,将这些数据融合转化为社会资本,变乡村治理“软环境”为融资“硬实力”,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乡村治理和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作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中的发展进程,进而使得治理更有效。
上一篇:东明农商银行“拥军贷”助力军属解难题
下一篇:完善信用体系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