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你的信用卡还还得起吗?
2020-04-19 20:27:03 来源:花生信用卡 评论:0 点击:
你是否每月定期还信用卡,或者花呗?2017年之前的我就是这样,每月工资6千元,拿到手之后先预留3千元还信用卡,剩下的我会存成定期。在那之前的两三年里,我一直这样生活,先刷信用卡消费,发了工资再还,从未觉
你是否每月定期还信用卡,或者花呗?
2017年之前的我就是这样,每月工资6千元,拿到手之后先预留3千元还信用卡,剩下的我会存成定期。
在那之前的两三年里,我一直这样生活,先刷信用卡消费,发了工资再还,从未觉得有什么问题。自认为没有花过不该花的钱,消费也比较克制,因为还有存款,时常沾沾自喜。
直到看了《小狗钱钱》,我认识到刷信用卡是一种提前消费、借钱消费的思路,而这个思路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大消费支出。
于是我给自己做了一个实验,每月由向信用卡“借”3千元消费,改为在借记卡里预存3千元消费。
结果呢?后来的我,每月连2千都花不了(在生活质量几乎不变的前提下)。每年就这样节约了至少1万块钱。
只是花钱的方式小小变动了一下,为什么会带来这么大的区别呢?
01 借钱不还,终有还不起的一天
我家有位亲戚,家住三线城市。丈夫年收入25-30万元,妻子为家庭主妇,没有收入。家中有两套住房,一套自住,一套闲置待卖。
乍一看,这样的家庭怎么也算是小康之家了。
可就在今年,疫情发生之后,丈夫在两个月时间里没有了收入,这个家庭就陷入了财务危机,信用卡还不起了!
细究原因,原来是他们一直习惯向信用卡“借钱”消费。手中握有ABCD卡,A卡先透支1万用于家庭支出,一个月之后需要还钱时再从B卡透支1万元。
几年下来,两人手里的6、7张卡全部都有欠款,以前就靠丈夫拿到收入后暂时还清一张卡,继而再开始循环透支。
今年特殊时期,收入暂时没有了,所有的卡都被透支了,这个循环就断掉了,财务危机就来了。
要解决这个危机,你当然可以说,再办一张新卡呗,加入这个透支循环。
问题是,这个办法至多能撑过一个月,一个月之后呢,万一收入还是零,难道还要继续办新卡,继续透支新卡吗?
向信用卡借钱,相当于把明天的钱挪到今天来花,本质上是自己向自己借钱。无限度的向以后的自己借钱,终有一天是还不起的。
02 开源节流,屡试不爽的第一步
钱的问题,解决方法只有两条路:开源和节流。
先说开源。生活中资产常见的几种形态:人、钱、公司、房产等。让我们还以我家亲戚为例,看看他们家该如何进行开源。
人:丈夫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收入回报比也不错,人力资本已被用到了极限,可以不做大的改变。
妻子作为家庭主妇,要照顾上小学的孩子,无法全职工作。但可以考虑利用孩子上学的几小时时间做些兼职,哪怕在小区群里卖卖水果零食,每月也能挣个买菜钱。
钱:钱是会产生利息的,这也是钱成为资产的秘密。《小狗钱钱》里将存款比喻成会下金蛋的鹅,将存款所得的利息比喻成金蛋。只要你不杀掉自己的“鹅”,它就能源源不断的给你下出“金蛋”。
而对于债台高筑的家庭来说,“鹅”不仅没有活着,而且几年以后的“鹅饲料”也被用完了,所以暂时来讲,这一条还帮不上忙。
公司:公司的概念有点大,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开个小店是切实可想的。杂货铺、彩票站、水站,等等,店的形式不同,却必须人+钱两种资产结合。
如前所述,这一条也只能暂时略过。
房产:万幸的是,家里有两套房,其中一套可以卖掉变现,也可以简单装修之后出租。
房产的缺点是流动性不太好,不能在最需要的时候以最合理的价格出手。而三线城市的租房市场,又是供大于求的,租售比非常不理想。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至少能解一时之困。
再说节流。
通过收入-存款这个简单的公式,算出来亲戚家的年消费支出在20万元左右。
这是一个什么水平呢?同城市四口之家,每年保证出国旅游一趟,家里2套房在住,2辆车(不产生收益,仅具备出行功能),大孩子上小学,小孩子上幼儿园,家庭年消费(扣除房贷)在15万元左右。
这说明,亲戚家的消费水平实在有点高了,造成债台高筑境况的真凶,是消费!
要命的是,消费的水平会不自觉随着收入水平增长。如果不改变消费习惯,卖掉房产,也只有2条路,1个结果:
第一,卖房还债之后,还有余钱,势必会推动家庭消费的升级(比如买新车),但家庭收入水平没有增长,结果是几年之后,债台更高!
第二,卖房款不够还债的,无论家庭消费是否升级(事实上升级的概率很大),结果都是债务危机没有解决,只是延缓爆发而已!
所以,清掉债务的重中之重就是节流——砍掉不必要的消费!
动物的特性是趋利避害,人也一样。大脑时时刻刻都想享受快乐、避免痛苦。消费是能给人带来满足感的,现在的快乐和未来还债的痛苦放在一起,如何选择,一目了然。这是“消费”的保命技能,也是我们的困难所在。
生活中有背负几十张信用卡的“富人”;也只有一份平凡工作,坐拥诸多家产的“平凡人”。既然大家的大脑都会本能的“享受快乐、避免痛苦”,怎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区别在于,如何定义快乐和痛苦!
我认识一些人,平时出去吃饭,只有两个人,也一定要吃日料,住高档酒店,人均消费不能低于500。对他们来说,被迫坐在街边摊,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清他的脸庞时,就会感到痛苦。
然而也有人,如果必须花1000元,才能和另一个好友吃一顿便饭时,他们也会感到很痛苦。
看,你的行为,只是你思想的体现。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
所以,必须要知道的非常重要的一点,你不是身不由己陷入当前境况的,而是由于过去或者现在的错误思想才沦落至此。
面对债务问题时,这里的思想便涉及到挣钱观和消费观等对钱的看法。
上边只吃日料的例子或者有点夸张,还有比较隐晦点的:买了一年多的网课,现在还在那里放着没有上;花大价钱给孩子买的玩具,还根本没能力摆弄;早就备好的换季衣服,翻出来时已经过时不想穿了。
人虽然有理性计划、策略分析的能力,“趋快乐、避痛苦”的本能却比之强的多,甚至还会利用理性的伪装。网课能增长知识,玩具能陪伴孩子成长,衣服能保障自己整洁舒服。每一个决定的背后都有理性的影子,都享受了现在的快乐,却都要未来的痛苦来换。
现在可以思考一下,哪些错误的思想对目前的债务危机负有责任?
直接这么想,或许会有点困难,换个说法:
摆脱债务对自己而言有哪些坏处(不会不存在坏处的,不然就不会负债了)可能的坏处有:财务紧缩、形象受损、生活质量下降、孩子教育投资下降……
接下来,再想想摆脱债务能带来的好处?如果继续欠债,必须忍受的坏处?什么样的思想在迫使我欠债?之后问问自己,该如何做决定呢?
03 清空债务,拥有存款,才能走上资产增长的康庄大道
还完债就完了么?
不是!
经过这次新冠疫情,很多人发现自己原来根本没当回事的房贷、车贷可以轻易打垮一个家庭。
租房的人厚着脸皮向房东申请减免租金,却碰了一鼻子灰,是啊,房东的贷款谁给减免呢?
还有新闻报道,在家隔离不能工作的父亲,面对家里只剩一点大米的困境,焦头烂额,却只能眼睁睁看孩子饿得直哭。
关键时刻,自己手里得有东西,才能做到心里有数,行动不慌。
这些东西是什么呢?资产当中除了人的其它种类:钱、公司、房产……
这其中,又以现金为重!如果我这亲戚手里握有5万现金,可以保证自己在2-3个月内不会继续被迫举债;如果有15万现金,可以保证半年内从容等待工作机会,并且生活质量不下降;如果有更多现金,就可以置换资产了。
对于举债的人来说,就想早点把钱还上,但更好的方案是,有计划的还款,同时保证储蓄。
具体来讲,每月还债的钱不要超过每月余钱的一半,将另一半存下来。
存下来的部分,就是自己家的鹅了,是今后生活的保证!一定要坚持。
还掉的部分,是自己信用的保证,让你的债权人不对你失望,让银行不对你采取强制措施。一定要坚持!
而每月余钱的多少,便是对消费观念的考验了。坚持向自己的长远目标看齐!
一些建议:
改变自己的想法。任何建议、任何方法,没有想法转变的支持,都是徒劳!
按照预算计划支出。没有人想被计划限制,但真相非常吊鬼,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之后,会发现钱没有那么难控制,主动权逐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永远别想着:这点钱没用。现在,每一块钱都珍贵,都有用!
有计划的还债。按照每月偿还一点现金,每月少刷一点信用卡的节奏,逐步还清债务、退出信用卡。并且,在自己没有30万现金时,绝不再办新信用卡!
为自己限定每月支出的最高限额。
培养危机意识,模拟紧要关头的情形,并为之采取行动。
相关热词搜索: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