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新规后,多家银行严控信用卡资金流向
2023-05-31 12:40:21 来源:中国小康网 评论:0 点击:
严查信用卡资金流向和清理睡眠信用卡后,管控资金用途成为信用卡业务整改的新方向。 2022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存量业务在2年过渡期
严查信用卡资金流向和清理睡眠信用卡后,管控资金用途成为信用卡业务整改的新方向。
2022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存量业务在2年过渡期内完成整改,并在6个月内完成业务流程及系统改造等工作,改造后新增业务应当符合规定。
距离信用卡新规发行已过11个月,在这期间银行一直在加速对信用卡业务的整顿:“围剿”睡眠卡、限制单一持卡人持卡数量、优化息费展示方式等。
近日,广发银行发布公告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规范,要求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房地产领域、投资理财领域、购买彩票、赌博等七个方面。信用卡资金用于以上或其他非消费领域,可能导致交易失败,对涉嫌非消费领域交易行为的信用卡持卡人将采取限制交易、降额、停卡、终止分期等相关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不仅提出明确管控措施,且在管控范围上也有拓展:相较于2022年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资金规范公告,此次公告中首次提出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购买彩票、赌博等行为条款。
信用卡资金用途管控
事实上,“严卡”资金流向,广发银行并非个例。海口农商银行于4月底发布公告称,管控信用卡在分类别商户的交易,同时加强信用卡异常用卡行为的管理。今年1月,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加强信用卡消费和现金分期资金流向管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银行发布的公告中,对非消费领域的范围、具体管控措施都进行了更明确的限定。
从限制范围来看,上述银行均明确在房地产、投资理财、非消费型保险、偿还债务等领域的限制。其中,海口农商行、光大银行、天长农村商业银行直接从源头“设闸”,限制一些套现高频领域的商户。例如海口农商行在公告中指出自2023年5月1日起,该行将管控信用卡在分类别商户的交易,其中规定不得在房地产税费类商户、融资租赁类商户进行交易,在保险类商户、税费类商户采取单笔5万元(含)的交易限额,在房产租赁类商户等房产类服务采取单笔2万元(含)的交易限额。
上述银行对资金用途管控在交易中、交易后均有体现。从交易中来看,多家银行公告中提到如不符合消费领域,可能导致“交易失败”;而交易后的管控手段则更多,上述银行大多表示会视情况采用“降额”“停卡”“终止分期”等管控措施。
有业内人士指出,继3月密集清理“睡眠卡”后,目前对于银行重新发力管控资金用途,将进一步规范信用卡市场。
对于规范信用卡资金用途的原因,多家银行表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保障持卡人信用卡资金安全。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助于规范信用卡市场秩序,更好保护持卡人合法权益。
去年7月,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准确监测和管控信用卡资金实际用途。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等领域,严禁流入政策限制或者禁止性领域。
此后,陆续有不少银行发布相关公告,严控信用卡资金流向。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翁梓驰表示,银行发布公告对信用卡资金用途进行规范,首先,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其次,能够规范信用卡业务良性发展。
从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来看,信用卡资金流向是监管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比如,今年5月,原中国银保监会网站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乌鲁木齐市分行因信用卡透支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未有效监督个人贷款资金使用,致使贷款资金被挪用的违法违规事实,被处罚款60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对信用卡的风控会更加严格,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信用卡的经营管理。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翁梓驰认为,未来银行应进一步提升内部风控能力,加强对信用卡套现、骗贷等行为的风险识别。
对于持卡人个人来说,也应该理性使用信用卡。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对持卡人来说,应理性使用信用卡,不过度透支,不违规套现,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让信用卡成为个人的“信用名片”。
限制信用卡溢缴款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资金流出用途管控外,溢缴款流入信用卡也成为管控方向之一。
2022年7月发布的信用卡新规明确规定,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量不得超过20%。有些睡眠卡已经连续18个没有交易,但存在溢缴款的现象,使得银行清理睡眠卡受到了阻碍。为达到合规要求,在睡眠卡进一步清理之前,银行需先对溢缴款业务进行整改。
今年4月以来,包括渤海银行消费金融与信用卡部、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北京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针对溢缴款业务发布公告,限制将大额资金存入信用卡账户。
据北京银行发布的《关于加强信用卡溢缴款管理的公告》表示,持卡人应使用本人账户按账单金额或透支金额还款,不得将大额资金存入信用卡账户,并将对信用卡账户存入或领取溢缴款设定金额和次数的限制。此外,对于发生溢缴款相关异常交易和异常还款行为的信用卡将采取降额、限制交易、止付、提前终止分期等措施。
据悉,溢缴款是指持卡人还款时多缴纳的金额,超出了信用额度的部分。由于溢缴款并不属于信用卡额度内。溢缴款迟迟不被消耗会产生呆账,严重影响征信。
不法分子通过租赁、购买、诱骗等手段获得他人信用卡,并将信用卡当作储蓄卡使用,作资金流转用。在警方破获的网络犯罪中,很多都出现了利用信用卡账户溢缴款进行洗钱的问题。此外,诱骗持卡人出租、出借信用卡的诈骗团队,号称合理使用信用卡并按比例给持卡人返点,持卡人受骗将信用卡外借不但容易构成帮信罪,还容易被盗取信用卡资金。
银行为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必然会加强对信用卡溢缴款的管理,多家银行在限制溢缴款的公告中都表示要加强对于信用卡被用于电信诈骗案和资金流转等洗钱交易的防控。
对于银行而言,溢缴款过多,会降低信用卡刺激消费的属性。信用卡本身类似于快速小额信贷,银行可从中收取一定利息的,超额溢缴款不但无法为银行带来利益,还会增加银行对信用卡的管理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整顿溢缴款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断卡”行动后,储蓄卡监管力度加强,溢缴款成为目前不少犯罪分子用于逃避监控、进行犯罪的“盲区”;另一方面,溢缴款迟迟不被消耗会产生呆账,也会影响银行清理睡眠卡的进程。
信用卡市场下一步怎么走?
信用卡市场经历过此前快速扩张后,已进入瓶颈期。
今年3月20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全国共开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98亿张,同比下降0.28%。而根据央行数据,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为8.07亿张,较四季度末多出约900万张。
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信用卡总体规模出现下降,也是自2015年监管层更改“在用卡量”统计口径后的首次下降。有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受到信用卡新政中对睡眠卡比例实施压降要求的影响。
信用卡业务增速的放缓也可以从各商业银行的年报数据中窥见。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整理13家上市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的年报后发现,在公布信用卡发卡量的11家银行中,有7家银行的发卡量呈现个位数平缓增长。此外,建设银行的累计发卡量、平安银行的流通卡量甚至出现了同比下降情况,降幅分别为4.76%和1.60%。
而从消费金额这一项来看,超过4万亿的仅有招行一家,处于3万亿-4万亿区间的也仅有平安银行、交通银行两家。增幅方面,12家银行中(浙商银行未公布相关数据)有6家消费金额较上年增长,但均未实现两位数增长;另外6家银行消费金额则同比下滑,其中工行、平安下滑均超过10%。
透支余额方面,突破8000亿元的仅有建行、招行两家。较上年末增长率最高的是浙商银行,增长超过20%。
“增量拐点已到,接下来信用卡将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有业内人士介绍,此前粗放式扩张的道路已经行不通,对于银行而言,接下来如何精细化运作客户才是关键所在。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认为,新规是由监管部门主导的一次对发卡银行“倒逼”式变革,近些年,发卡银行偏重于客户的“拉新”,以求扩大市场份额,但是其结果却是忽视对老客户的经营。《通知》中要求不得再以发卡数量、客户数量,以及市场占有率等作为考核指标,首次把降低睡眠卡比例作为要求,就是督促发卡银行应该将工作放在盘活存量用户方面,改变“重拉新、轻留存”的经营意识。
在增量客户拉新上,针对目前“发卡难”的瓶颈期,董峥指出,首先是受到监管部门“刚减”政策的影响,发卡银行对申请者持有他行或本行卡量和综合授信有一定限制;其次是由于很多产品对用户缺乏吸引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被用户所青睐。“信用卡市场已经从早期的卖方市场转到了买方市场,信用卡产品将趋于‘窄众化’并进入市场细分时代。”
对于银行而言,信用卡新规落地后,清理睡眠卡、限制持卡数量、厘清息费只是第一步,未来如何自我革命,在存量红海中突出重围才是关键所在。
上一篇:创新调解机制 保护金融消费者 深圳银行业首批信用卡在线调解室成立
下一篇:中信银行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的信用卡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