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后的受益人?
2021-01-22 11:37:24 来源:《金卡生活》杂志 评论:0 点击:
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制订的《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实施。《通知》从2020年12月31日发布到2021年1月1日实施仅一天时间,可见发布之急切。众所周知,一旦信用卡业务
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制订的《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实施。《通知》从2020年12月31日发布到2021年1月1日实施仅一天时间,可见发布之急切。
众所周知,一旦信用卡业务超过免息还款期而尚未全额还款,则用户需要承担透支利息,多年来透支利率一直固定日息万分之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很多非金融机构推出的信用消费产品,如花呗、白条等,都采用了市场化利率,这些产品对银行信用卡业务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信用卡由银行发行,严格遵从监管政策,银行不能自主地向不同用户实施利率差异化服务。随着“透支利率”上下限被打破,发卡银行可以针对不同质量的信用卡用户,在“透支利率”上提供差异化服务,也让优质客户获得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资金使用成本的机会。
0 1
为何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叫停了P2P、网络小贷业务的野蛮式发展。由于社会上始终都存在着资金借贷的需求,即便是互联网贷款业务被踩“刹车”,这些需求还要寻找路径获得借贷资金,而金融信贷业务本就是银行的基础业务,信用卡又是成熟且基础的小额消费信贷产品。此次针对互联网金融实施的清理整顿,显示了中国人民银行意在纠正互联网金融对正规金融业务的侵扰,加强银行对金融业务的控制力,以及提高业务发展能力,以利于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对金融业务的有效监管。
此次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信用卡透支利率的上下限,发卡银行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定位,对其信用卡透支利率实施市场化定价,也就是说以后可能会出现“一人一定价”或“一卡一定价”的情况。
0 2
谁是“新政”的受益人
这次中国人民银行痛下决心取消信用卡的“透支利率”上下限,让信用卡业务能够摆脱政策束缚,为信用卡业务“松绑”,与互联网信用消费产品同台竞争,提升了信用卡在信用消费市场的竞争能力。
但是,虽然“新政”出台对信用卡业务的影响很大,但并非针对所有的信用卡用户。以下用枣核进行比喻,枣核的三个部位分别代表了三类用户,即全额还款用户、最低还款用户、逾期用户。
枣核前端是全额还款第一类用户。他们属于“优质客户”,却并非银行眼中的高价值用户,这部分用户使用信用卡之后都采用全额还款,因此透支利率的高低对他们没有影响。
枣核尾端是账务逾期的第三类用户。他们属于“风险客户”。由于经济实力不足,这部分用户使用信用卡后无法如期还款从而造成严重的逾期情况,其中一些用户首先考虑的是要跟银行商量“挂账停息”,由此可见他们归还本金的能力都不足,附带的透支利息更是难以兑现。因此这部分用户对透支利率高低的影响也不高。
枣核中端是最低还款用户的第二类用户。他们使用信用卡后,全额还款能力不足,又不希望出现逾期现象,透支利率的高低对他们的还款成本影响很大。这部分用户具有较强还款意愿,其风险相对比较小,发卡银行通过调整“透支利率”,有助于这部分用户迁移至还款成本较低的银行,并能够继续按时还款,降低还款成本。这部分用户对“透支利率”市场化的需求最为强烈,也是未来信用卡应该更为关注的客群。
0 3
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活力
由于信用卡“透支利率”的放开,就让根据不同银行选择利率不同产品进行跨行“代偿”的还款方式成为可能,在境外的银行信用卡业务中,这种方式被称作“余额代偿”(Banlance Transfer)业务。
假设:A银行银行信用卡额度为10000元,还款时每月需要承担100元利息,B银行降低了透支利率后,同样是10000元的信用卡额度,但是每月只需要承担90元利息。用户申请了B银行该款信用卡后,认可由B银行替用户偿还A银行全额欠款后,在B银行通过分期形式以较低利率归还欠款。
信用卡业务的“余额代偿”业务,与社会上宣称的信用卡“代还”是不同的,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是正规的银行业务,正是利用透支利率市场化形成的差异化定位,促使用户可以选择较低透支利率的信用卡来偿还透支利率较高的信用卡,发卡银行利用差异化产品来吸引这部分用户选择自己的产品,这对信用卡业务在产品设计上提出更高要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
0 4
“新政”后,信用卡会提高透支利率吗?
从美国信用卡的透支利率市场化现状中可以看到,其利率范围在8.99-29.49%。实际操作中,信用卡透支利率高低的依据主要根据用户个人的信用分来进行评估,因此对于一些信用分极低或无信用分的“高风险人群”,很多银行拒绝接受。这些客群在这部分银行中无法获得贷款,于是就面临不再贷款或选择透支利率更高的发卡机构的抉择。
区别于美国,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采用的不是信用分制,这就对用户信用记录的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主观”,无法给出信用分来将用户进行区隔,而目前实行的发卡策略中,发卡银行对客群质量的区分并不明显,即便是高风险客户也可能在一些银行获得发卡资质并与其他优质客户享受同等透支利率。
由此可见,由于信用评估方式的不同,中国的信用卡业务要想针对高危客群提高“透支利率”标准的难度很大,目前实施的日息万分之五的标准,年化利率为18.25%在美国的信用卡透支利率中属于中档位置。
0 5
“新政”是否会引发透支利率的杀价
目前,银行还在对“新政”进行消化中,将来可能采取的方法大致上为两种:“一人一定价”“一卡一定价”。“一人一定价”是根据每个人的信用记录,给予不同的透支利率,“一卡一定价”则是通过一款产品吸引整体用户,两种方式各有优势,目前也有银行的部分产品采用了“一卡一定价”的方式,实施了“透支利息”打折。从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透支利率向下调整是必然的,而往上调整的概率很小和难度很大。
银行的资金有成本性,虽然此次取消了信用卡“透支利息”的上下限,实现了市场化,但此价格并不会无限降低。互联网信用消费产品也会出现超低利率的现象,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曾表示花,呗的日利率可低至约万分之二,但是大部分贷款的日利率为万分之四左右或以下。由此,可以判断日利率万分之二的用户虽然存在,但获得者不多,宣传意义大过实践意义。日息万分之二折合年化利率为7%,这对于绝大部分用户来说,贷款利率非常低,此外日息万分之四也比信用卡具有绝对优势。
因此,此次信用卡放开透支利率上下限,并不会出现透支利率的杀价现象,发卡银行可以根据实际资金成本和业务需要,以及市场需求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但是下限会停留在市场普遍认可的定价水平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相应产品,这也为很多中小商业银行提供了在信用卡市场中进行搏杀的竞争空间。
上一篇:美国运通推出新年红包雨
下一篇:罚单不断且行长频换 广发银行“国寿时代”或仍需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