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松绑,进军下沉市场,信用卡硬刚消费金融
2021-03-08 10:16:49 来源:零壹财经 评论:0 点击:
近两年增速持续放缓的信用卡市场,正迎来巨变,2021年呈现出下述发展特征:一是信用卡业务面临双重压力。第一,互联网消费金融迅速崛起,一批头部电商平台依托庞大的商城用户优势,实现消费贷或信用产品规模的激
近两年增速持续放缓的信用卡市场,正迎来巨变,2021年呈现出下述发展特征:
一是信用卡业务面临双重压力。第一,互联网消费金融迅速崛起,一批头部电商平台依托庞大的商城用户优势,实现消费贷或信用产品规模的激增,譬如蚂蚁“花呗”,贷款利率低于信用卡分期;第二,2020年突发的疫情致使信贷逾期现象增多,因此过去一年的消费金融与信用卡规模增速变缓,业务扩张遇到瓶颈;
二是信用卡透支利率新规加速消费金融行业洗牌。相比消费贷,信用卡的应用场景、积分商城运营时间更为悠久。新规下的信用卡业务,能否在消费金融领域全新发展?利率“松绑”,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惯用消费支付方式会否发生改变?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三是信用卡金融科技公司迎来广阔商机。零壹智库将推出“信用卡新风口”系列解读,尤其是信用卡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机遇更大,譬如51信用卡、京东科技、美团、维信金科、萨摩耶数科、小赢科技等机构。围绕后疫情时期的消费行为新趋势,零壹智库将系统盘点银行业的信用卡规模占比、APP建设运营、“信用卡+消费金融”模式创新等情况。
2021年初以来,监管部门出台有关信用卡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被看作重大利好因素,具体表现为2项政策:
一是1月份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规定从2021年1月1日起,取消信用卡上限和下限,具体利率可自行商定;
二是同样在1月份发布的一项新政,由银保监会出台的《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1]26号)指出,6家国有大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可以向包括5家全国性AMC、地方AMC及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转让单户对公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个人不良贷款。对于银行信用卡而言,批量转让不良可以大幅降低清收压力。
信用卡透支的利率上下限放开后,商业银行将迎来差异化定价、客群细分的新机遇。同时,随着信用卡“下沉市场”的持续探索,这种业态经营模式近乎等同于消费金融公司,今后信用卡消费金融会逐步成为市场主力军,正面PK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并且在银行内部也面对一个劲敌——消费贷。本文将对信用卡行业发展、新规下的客群分层分类以及对于消费金融格局的影响,展开系统分析。
一、政策机遇:信用卡规模扩张遇瓶颈,监管带来利好新转机
2021年初的两则信用卡新政,将促使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获得新商机。面对不同资质水平的数亿零售客群,在信用卡赛道的盈利来源上,将探索出更加细分、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相对消费金融公司与众多的互联网平台,信用卡的客群规模与合规文化更受青睐,今后信用卡消费金融业态将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一)扩张速度减缓:我国信用卡规模与授信增速“双下滑”
零壹智库梳理了2017年到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分别从信用卡发卡量与授信总额两个角度来观察行业变化趋势。
一方面,从信用卡发卡量来看,规模扩张速度明显下降,尽管2020年的数据并未披露完整,但从2017年的5.88亿张到2018年的6.86亿张,再到2019年的7.46亿张,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35%、16.73%、8.78%,明显看出其增长幅度大幅下降。从央行披露的最新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3季度,我国信用卡发卡量累计达到7.66亿张。与2019年相比,增长幅度依旧偏低。
另一方面,从授信总额来看,2017-2019年连续三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6.58%、23.40%、12.78%,明显看出增速逐年下滑。同时,2019年的银行卡授信同比增速仅为2017年的1/3。2020年前3季度,我国银行卡的授信规模分别为17.57亿元、17.91亿元、18.59亿元。
说明:由于央行尚未披露2020年4季度数据,因此信用卡发卡数量、授信总额尚未对2020年进行同比增速核算。
(二)新规下的商机:信用卡PK消费金融,有望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2021年,央行送给商业银行一份“大礼”,信用卡业务迎来新转机。1月8日,中国人民网站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
此后同样在1月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1]26号),预示着信用卡不良贷款有望批量转出。接连2项政策的发布,将带来信用卡行业的新格局,今后该领域的生态圈布局、盈利渠道来源更加细分。被定价束缚住手脚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业务模式与消费金融十分接近,因此信用卡将目标客群分层分类定价后,将进一步抢占已有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场份额,促使信用卡消费金融业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二、竞争格局:利率松绑后,信用卡正面迎战消费金融公司
零壹智库研究发现,在信用卡透支利率的政策放开之前,消费金融公司与各大互联网平台的贷款日利率下限更低、审批要求更少,相较信用卡而言,具备相对显著的竞争优势与获客能力。
而此次利率松绑政策出台之后,将弱化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平台在贷款利率方面的优势,还有助于推进信用卡的利率市场化。今后,信用卡业务可对不同客群实行差异化定价,分级管理逾期和赊账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一)贷款利率之争:信用卡、消费金融公司与互联网巨头,孰高孰低?
下表分别从银行信用卡、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等3类机构入手,分析各自的贷款利率情况。
一是信用卡日透支利率普遍为0.05%。相比另外两类机构,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从2020年下半年披露的蚂蚁集团招股书来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12个月,花呗日利率约0.02%,相比信用卡的竞争优势十分突出;
二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利率定价也处于较低水平。招联消费金融旗下的“招联好期贷”,根据用户的综合资质给出0.029%-0.0495%不等的日利率。同时,马上消费金融的安逸花贷款日利率最低为0.048%,平安消费金融的小橙花贷款日利率最低为0.039%。由此可见,3家处于头部地位的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利率均低于信用卡,比较优势更强;
三是互联网公司贷款利率区间范围大,最低值优于信用卡。零壹智库监测3家头部机构,发现相较于信用卡、消费金融公司所聚焦的优质客群,互联网公司更突显普惠价值,将主要客群“下沉”至征信白户与中低收入群体,相对的贷款逾期与欺诈风险更大。因此,这类平台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区间范围,比前两类要更宽泛一些,其中蚂蚁花呗、借呗的日利率最低约0.02%;京东白条根据贷款期限不同,进而设定差异化的利率定价;京东金条的贷款日利率处于0.04%-0.095%之间;乐信分期乐的日利率最低可达到0.03%,一般用户的日利率普遍为0.1%。
(二)替代品关系:信用卡功能、合规性更胜一筹
信用卡本身兼具支付和信贷功能,透支利率松绑后,将进一步扩大信用卡消费金融规模。因此,信用卡有望取代消费金融公司,占据市场主导权,在线上线下场景融合、积分兑换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促使消费金融行业运行更加合规化、成熟化。
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在于,信用卡贷款利率降低至与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相同之后,彼此间的产品将属于替代品关系,用户所需承担的贷款费用相同,并且信用卡发展稳定性更强、拓展场景领域更多,因此用户更倾向于信用卡贷款模式。
此外,零壹智库注意到,银保监会在1月13日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标志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更加严格,商业银行与消费金融公司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个是银行深耕数十年的业务,一个是新兴互联网公司探索的新领域,显然信用卡业务在未来发展中更容易得到用户青睐。
三、客群分化:探索“下沉市场”,强化信用卡贷款审核
(一)信用卡进军“下沉市场”
我国网民数量规模逐年提升,不同地域人群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差异较大。结合我国C端金融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与资质水平,零壹智库将零售客群划分为4个等级,具体包括最优、次优、较差以及劣质,分别对应着4类参与机构——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助贷平台和民间借贷机构/地下钱庄。
越往底部走,客户的资质水平越差,信贷质量越低。信用卡透支利率放宽后,除了弱化其他机构的优势,也能帮助商业银行挖掘“下沉市场”用户,进一步扩大信用卡业务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
“下沉市场”指我国三线以下城市及乡镇、农村地区的市场,主要有3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人口规模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一二线城市居民约3.9亿人,三线以下城市及农村乡镇地区居民规模多达10亿人。可见商业银行想要拓展信用卡业务规模,深耕“下沉市场”客群必不可少。
二是消费意识强,但收入水平低。从可支配收入水平来讲,2020年,农村居民的全年可支配收入为17131元,远低于城镇居民的43834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2020年4个季度的数据,整体而言,2020年全年消费支出均为负增长,但相对来讲农村表现比城镇要好。
2020年第4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累计值达13713元,累计减少0.1%,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累计值为27007元,累计减少6%。农村居民收入低但乐于消费的特点为拓展信用卡业务提供有利条件,政策放宽又为此前“下沉市场”中因信用卡利率过高放弃办卡的人群提供新机会。
三是“下沉市场”消费特征明显。譬如:闲暇时间多,通勤时间较短,有时间逛街消费且愿意为高质量生活品质付出金钱;熟人效应,喜欢追赶潮流,消费决策往往受身边人影响,一个人办信用卡,宣传后,会带动其他人;价格敏感,注重性价比,甚至可以为了一个低折扣或免费的赠品排队许久,商业银行信用卡有积分功能,符合“下沉市场”喜好,可利用此优惠增加客户粘性。同时,可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办卡即能享受某些生活消费场景优惠,吸引客户。
(二)信用卡背靠传统商业银行,净化消费金融市场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相比新兴的互联网平台,最大区别在于拥有数十年金融运作经验,在合规、风控方面更稳健,更容易受到消费者信赖。从审核标准来看,民间借贷机构和地下钱庄的审核标准最低,过程简单,存在“利率欺骗”,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消费贷款的不良风气。例如:“裸贷”即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
信用卡业务审核标准最高,这不仅有利于银行的风险管控,更能对消费贷款申请者负责,尤其是针对那些心智尚未成熟、消费欲望强烈的年轻人群。同时,合规机构的发展与优化,使非法公司逐步退出市场,有效减少了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发生概率,有助于净化消费金融市场。
四、小结
信用卡作为一款重要的、面对C端客群的业务,在2021年初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指引下,将自身更多地融入消费金融业态之中。
展望未来,商业银行实施“下沉市场”的发展策略,将降低信用卡的办理门槛,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首选消费支付方式,替代“花呗”等工具,有助于信用卡与其他消费金融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它将成为消费金融赛道的主力军。
从短期发展视角来看,信用卡新规的出台,不会使消费金融格局产生太大变化;而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利率“松绑”有助于商业银行发展利率差异化的消费贷,信用卡与诸多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的竞技过程中,实现优胜略汰,减少不合规现象,净化行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