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纳税信用成为企业发展“金招牌”
2020-10-29 14:40:29   来源:甘肃省税务局   评论:0 点击:

诚信是市场主体生存根基,更是发展的金字招牌。甘肃税务部门进一步完善涵盖信息采集、级别评价、动态调整、结果应用、异议处理、信用修复等的纳税信用制度体系,帮助企业积累信用资产,2020年,甘肃省税务系统评
诚信是市场主体生存根基,更是发展的金字招牌。甘肃税务部门进一步完善涵盖信息采集、级别评价、动态调整、结果应用、异议处理、信用修复等的纳税信用制度体系,帮助企业积累信用资产,2020年,甘肃省税务系统评出信用等级最高的A级纳税人20660户,A、B、M级纳税人分别较上年增加了15.38%、37.55%、8.26%,企业纳税信用状况持续向好。持续深化“银税互动”,将纳税信用转化为企业融资资本,扩大诚信纳税的“乘数效应”,营造“诚信兴商、守信有价”良好氛围,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2020年前8个月,累计为1.95万户企业发放贷款788亿元。
 
兰州:纳税信用“金钥匙”打开民企融资“便捷门”
 
金秋十月,以“诚实经营、守信服务”为主题的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国家税务总局兰州市西固区税务局深入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活动,扎实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通过“银税互动”等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近年来,国家对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民营企业给予了很大的政策倾斜,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的举措,为企业赋予强劲发展动能。”看着公司的季度财务报表,兰州家禾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麻建新高兴地说道。他表示:“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作为诚信经营的受益者,我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A级纳税人,这不但带来了良好的口碑,也让我们享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
 
随着信息共享机制不断健全,信用正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考量因素,渗入到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
 
为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切实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西固区税务局深化“银税互动”,截至今年9月底,129户纳税人获得贷款过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想不到纳税信用这么有用,更想不到‘银税互动’这么方便,融资机制这么到位!”近日,通过“银税互动”,兰州科海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获得350万元信用贷款。
 
“对于我们民营企业来说,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各种涉税风险也接踵而至,税务部门多次主动上门辅导,让我们及时享受到这一项政策红利。”在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张立坤看来,“银税互动”正成为助力民企纾困发展的重要举措。
 
武威:诚信纳税“有形”又“有价”
 
守信有用、诚信有感,纳税信用的无形价值正在变得“有形”又“有价”。
 
“纳税信用帮助我们换来了‘真金白银’,今年我们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了县政府的专项补助资金。这次我们提交申请,当天就审批通过了。今后,我们一定会继续依法纳税、诚信经营,呵护好这一块‘金字招牌’。”古浪祁连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王雁表示。
 
前不久,古浪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因符合年产值高、税收贡献多的条件,成功获批古浪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5万元。该企业凭借自己A级纳税人的身份,当天申请,当天审批通过,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活水。
 
随着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纳税信用管理制度的日益健全,良好的纳税信用,不仅是企业的“名片”,更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无形资产”。今年以来,古浪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实现逆势增长,截至9月底,企业生产能力达到140万吨,实现产值4.18亿元。
 
“之前不觉得纳税信用有什么用,觉得企业只要盈利就好。但这几年来,我们真正享受到了纳税信用带来的福利。一方面,税务部门主动上门辅导,帮助解决难题;另一方面,A级纳税人这块金字招牌也帮我们在发票领用、日常办税、退税办理等方面享受到许多优惠和便利。”王雁说道。
 
近年来,税务部门将纳税信用信息“推出去”“连起来”,让守信企业在税收服务、融资授信、项目管理、进出口等领域享受更多“福利”,高级别纳税信用的“含金量”和社会价值正在不断提升。
 
平凉:“银税互动”为企解忧
 
“用纳税信用还能申请贷款,这笔钱可是帮了大忙。”申请到贷款的庄浪县富兴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邵社龙有些激动。
 
富兴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果品收购、储藏销售的农业合作社,库存苹果受疫情影响出现滞销,资金周转出现困难。
 
 
图为庄浪县税务干部向纳税人解读“银税互动”相关业务流程
 
为进一步发挥“银税互动”助力企业复产扩能、做大做强信贷支持作用,国家税务总局庄浪县税务局联合县工信部门、人行及商业银行,定期召开中小微企业融资“银政企”座谈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问需问难,开展政策解读辅导。
 
“很意外,税务局主动联系,帮助我们修复纳税信用等级,详细介绍推荐‘银税互动’产品。我们很快通过邮储银行‘小微易贷’顺利拿到了13.7万元贷款,解决了资金难题,收购果品、支付人工工资等都有了着落。”邵社陇表示。
 
今年以来,庄浪县税务部门以纳税信用管理为纽带,深化“银税互动”,以信授信、以信换贷,助力企业复产扩能。截至目前,共向各大银行推送纳税信用等级3854户次,34户纳税人获得授信贷款1798万元。
 
甘南:银税互动“活水”浇灌藏药产业纾困发展
 
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甘肃省中药资源最丰富的产区之一,中藏药材品种达850多种,中藏药材蕴藏量大,具有发展有机优质藏药材产业的资源优势。
 
甘南百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唐古特大黄、独一味等高原中藏药材规范化种植、收购,标准化产地初加工为主营业务的民营高科技企业。近年来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形式,种植唐古特大黄22000亩,带动农牧民3256户,带动31706人种植药材,其中建档立卡户582户左右,人均增收1240元。疫情发生以来,企业面临着销售、资金等方面的重重困难。
 
“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各方面压力都比较大,为了满足合同要求,还需进一步扩大药材种植面积,需要垫付种苗、地膜、有机肥等大量资金,后续还需建设药材初加工场地并购进加工设备,资金缺口较大。合作市税务局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多次前来调研,帮助我们通过‘银税互动’获得农行政府贴息50%的贷款700万元,极大缓解了资金压力。”甘南百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小芳动情地说。
 
自全面复工复产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合作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税收智囊团,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咨询辅导,用好“银税互动”,帮助企业尽快恢复元气,释放发展活力。
 
兰州新区:纳税信用修复换来救急的“真金白银”
 
“要不是你们及时告知纳税信用修复标准,我们就没有这20万元的贷款了,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对企业来说,纳税信用修复机制真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甘肃万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魏致万表示。
 
甘肃万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工程的小型微利企业,受疫情影响,面临资金难的问题,而公司纳税信用等级为C级,无法满足银行信用贷款的要求。
 
好在部分纳税人纳税信用级别并非一成不变,2020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正式开始实施,税务部门对纳税人情节轻微或未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19种纳税信用失信行为,在其按规定时限纠正后进行纳税信用修复调整。
 
得知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国家税务总局兰州新区税务局第一时间提醒企业补报财务报表。在企业补报资料后,税务部门及时启动纳税信用修复流程,仅用3个工作日便完成了信用修复。随着该企业2019年度纳税信用等级由C级回升至B级,成功获得银行发放的“银税互动”贷款20万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关键时候,是纳税信用修复拉了我们一把。”魏致万感叹道。
 
截至目前,兰州新区税务局已通过自动修复和依申请修复为4037户次轻微违法纳税人修复信用分值15113.6分,帮助企业及时获得信用贷款。
 
兰州新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武生表示:“纳税信用修复机制是给纳税人给予了一个修正错误的机会,能够有效引导企业及时纠正轻微涉税违规行为,强化信用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纳税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纳税信用 信用

上一篇:新疆住房公积金数据接入个人征信系统
下一篇: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扮靓“信用山东”

评论排行